“鯤鵬機器人近來名頭很響啊,在市場上非常兇猛。今天終於見到了。”合肥的張高工笑著說。黃立工聽得懂,他多少有些揶揄的意思,一家出身純正的工業機器人公司,不以專業立名,而是用市場活動和價格戰玩出名聲來。只不過魏教授鄭重推介,他就把話說得很客氣。
“我也聽說了。”瀋陽朱教授附和說,“上個月我去了一些企業,他們都在抱怨鯤鵬牽頭把市場價格給搞亂了。當然這個是正常的競爭,不過,我還真有點擔心,想問一下黃總,你們手頭有多少錢可以這麼燒?”
說著,朱教授自顧自地哈哈大笑。
“做企業,又不是做雷鋒。”黃立工也笑著說,“前年,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但是,是國際品牌的市場,四大家族佔據著60%以上的份額。今年呢,在國產品牌的努力下,他們份額已經不到一半了。當然,這裡也有我們鯤鵬機器人的努力。”
有些專家在點頭,有些專家在搖頭。黃立工環視一圈,眼光最後落在坐在邊角上的黃副市長和孔副縣長。他今天不是黃大炮。他心裡很清楚,自己真正的說話物件是誰。
“市場就是個蛋糕。低價只是個市場策略,為了搶蛋糕。有些人蛋糕被搶了,就覺得別人在擾亂。那是他們目光狹隘,總以為蛋糕是不變的。其實,低價和專業品質毫不衝突,都會把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所有人獲益,有專業水準有市場能力的企業都能分到比以前多的蛋糕。”黃立工侃侃而談,“工業機器人是一條剛起步的賽道,至少還有十幾年。很寬闊,以後的蛋糕會很大。各位都知道,十年前開工廠,能用人乾的事,不會買自動化機器;現在反過來,工業機器人能做的事,越來越少僱人了。越是大規模的製造,越是簡單重複的低端勞動,就越會出現機器人替代人力的趨勢。去年,工業機器人賽道的投融資活動開始活躍,投融資總額超過8億。這只是開始。”
說完,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黃衛東,看到他在緩緩點頭。
“小夥子有幹勁。大家都是開玩笑,其實對你們都很有期待。你們這個團隊,有魏教授把控,絕對不會去做低端仿製的工業機器人。我們都期待你們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開啟一片天地!”北航王教授出來圓場,頓了一頓,看向黃衛東,說,“這是江城市的幸事啊,有這樣一群年輕人,有國內最好的工業機器人智力支援,又能臥薪嚐膽,一腔熱血,死磕到底。我們地方政府不支援這樣的企業,要支援怎樣的企業?!”
黃衛東哈哈笑著,就勢站了起來,“我今天真的很感動,全國工業機器人的權威這麼關心和認可我們本地的企業。”他走到會議室中央,看著黃立工說,“我們都姓黃,是本家了,今天我就當著這麼多大專家們的面,來一個‘以權謀私’。你們說,需要政府怎麼支援?”
終於到這個時刻了。黃立工運籌帷幄,費盡心思,就是為了這句話。
“謝謝黃市長!”黃立工站了起來,“我們想在武山搞一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希望市裡在土地和財政上多多扶持。”說完,他向在座的諸位專家頷首示意,專家們自然明白。他們常被各地政府請去諮詢,司空見慣,機器人工業園區遍地開花,多一個少一個,似乎不影響大局。在他們眼中,這個提議沒有新意。
黃衛東淡定地盯著黃立工,等著他的下文。
“我們想做的是賦能式的園區,和普通的工業園區不一樣。我們首先解決的是武山自己的問題,武山和周邊眾多企業的生產最佳化。”黃立工胸有成竹地說,武山小鎮是老牌的通用工業基地,企業眾多,但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它們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對工業機器人是有需求的,但規模效應不夠,成本和生產習慣遷移都是不小的問題。成立工業園區後,透過與政府平臺或龍頭企業合資形式,建立智慧工廠,睿立科技為工廠提供智慧製造系統,為輻射區域的中小企業集中提供租賃服務、代加工服務,透過平臺式的集中,實現規模效應。這是一種“共享工業機器人、共享生產”的模式,中小企業無需進行裝置投資,解決投資門檻的問題,無需為裝置操作、程式設計、運維等事項操心,解決了不會用的問題。
開始有專家在點頭了。副縣長孔廣華聽到黃立工的表述,來了興趣。“這正是我們縣最頭疼的問題。黃總提到的賦能式園區、共享生產,將直接解決企業用工荒導致的停產問題、產品製造環節一致性差的問題,還能化解企業的職業病防護風險,同時實現環保集中控制。”
孔廣華原是江城一所理工科院校的副教授,來此掛職一年,擔任科技副縣長。掛職期滿後,乾脆向組織申請,留在當地,擔任實職。他和睿立科技接觸頗為頻繁。
黃衛東笑意滿臉,指著孔廣華,“那就抓緊打報告吧。這個有新意,有創意,也很有意義,我們作為一個重大事項來研究。”
黃立工馬上趨前,緊緊握住黃副市長的手,“多謝黃市長關懷!”
“不要痴迷細節。你並不需要那麼多細節。”林義偉看著許茜茜,仿似看著剛到他手下報道的實習生。許茜茜剛和他閒聊到畢業後給了自己一個Gap Yea
。“怎樣把行外的人弄暈掉?把他帶進來,用無窮無盡的細節讓他迷失。”
“不就是因為對細節不瞭解,才會被細節繞暈嗎?”許茜茜並不信服,虛心的問。
“哈哈,你很機智。”林義偉愉快的笑了起來,“這是個聰明的錯誤,但是事實正好相反。是你模糊了自己的原則和目標,才會淹沒在別人的細節裡。告訴你一個我從業二十多年的教訓,理解是成功的大敵。理解別人的難處,就是不給自己活路。我們這個行業,能做到頂峰的人,必須對目標之外的東西保持冷漠。”
許茜茜似懂非懂,沉思地點點頭。桌面上手機亮起呼吸燈,她拿起來掃了一眼。“那邊結束了,要不我們出去?”
林義偉站了起來,有些感慨的說,“可惜,人類的本性就是渴望理解,也渴望被理解。”
許茜茜也站起來,“你剛才說要對目標之外的東西保持冷漠。那麼,人呢?也是東西?”
“是。”林義偉側過臉看了她一眼,說,“可惜。你是做投資的好料子。”
許茜茜心裡咔嗒一聲,模模糊糊感覺到了些什麼似的。帶著林義偉往外走的時候,她心裡還在努力捕捉那個感覺,想看清楚它的面目是什麼。
黃衛東提前告退,他還要趕下一個會議。黃立工送出來,在樓門口,他說,“黃市長,孔縣長,我還有一個小請求,不知是否可以提?”
黃衛東和孔廣華對視一眼,他轉向黃立工。“你這小夥子,乾的正經大事,有什麼不能提的?”
“如果市裡覺得園區可行的話,我想把動力機總廠接過來,改造改造......”
孔廣華吃驚:“動力機總廠?幾十年的老廠,早都停產了。除了土地和老廠房,就沒別的了,你怎麼想接這個?”意思自然是提醒黃衛東,動力機總廠歷史包袱太重,地產開發商都不敢輕易接。他隨即作恍然大悟狀,對黃衛東說,“對了,他是老廠長黃嚴的兒子。老黃廠長啊,是我們縣裡為數不多的國家級勞模,黨的先進工作者。”
黃衛東聽明白了,拍拍黃立工的肩膀,“將門虎子!這樣吧,你們提交一個方案,市裡縣裡研究研究,會充分考慮你們的意見。”
接著是合影環節,剛拍完,“意外”撞上了許茜茜帶著林義偉參觀園區。黃立工向黃副市長介紹林義偉,大名鼎鼎的國際投資機構白岸資本的高階合夥人。他輕描淡寫地提到,印度一戰,與林義偉、迪拜光伏集團一見傾心,林義偉專程前來考察和洽談投資事宜。
黃副市長滿臉笑容,感謝國際資本關注江城優秀企業,互換名片後,便匆匆離去。
黃立工目送黃副市長的車離去,轉身熱情地招呼林義偉。他自然是黃立工特地約過來的。黃立工想起在印度時林義偉說過近期會來中國考察一波企業,於是翻出名片,聯絡上他,左右騰挪,設法把見面時間和驗收會安排到了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