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背刺是什麼?雖然何洪什麼都沒說,但也好像什麼都說了。
祝文的事情怎麼辦?何洪沒講。還要不要繼續查下去?何洪也沒講。
但他今天的態度很能說明一切了。
祝文的事情,何洪不會繼續管,顧懷必須自己查清楚給百官一個交代,至於繼續查下去...錦衣衛都要被交出去了,還查個屁。
這已經不是背刺了,簡直是釜底抽薪。
錦衣衛一去,顧懷就成了沒牙的老虎,什麼都鬧不起來。
至於還能不能和何洪繼續做交易?敢散朝的時候顧懷有想過。
但往深了想,何洪...卻是不太可能和自己繼續站在一起了。
很簡單,憑什麼?
自己能給的,二皇子只會給的更多,當初能上何洪的船,靠的是自己從許白那兒學來的眼光,知道怎麼能讓何洪少走彎路,才算是搭上了便車。
之後便是涼州災情,龔文信祝文太廢物,朝廷需要人救場,顧懷才臨危受命帶著廢了的錦衣衛去了涼州。
豪賭了幾把,賭贏了,涼州平了,錦衣衛起飛了,連楊公宜父子都給自己辦了。
回到長安,賑災貪腐查的如火如荼,百官側目,朝野上下看到錦衣衛就打哆嗦。
成功嗎?成功了。
可現在呢?只要何洪一旦開始猶豫不絕兩邊下注,一旦開始滿足於已經拿到的東西,自己...就沒那麼有用了。
錦衣衛收回去,自己還剩下什麼?是涼州的民心?還是長安官員的交情?
顧懷默默的停下腳步,有個錘子的交情,現在長安的官員估計恨不得咬他一口。
嘆了口氣,顧懷默默安慰自己,只能另想出路了。
權力不是自己的,就會有這樣的問題,一旦翻臉,穿的褲衩都會被扯掉。
還有什麼地方能繼續攥取權力?沒有二皇子,沒有何洪。
長安就留給他們慢慢鬥法吧,自己得想個辦法避避風頭了。
這次的事情鬧得這麼大,也是時候該結尾了。
真是沒想到,雄心壯志的回了長安,沒過些時日就得另謀出路。
不過這樣也好,這樣的話,自己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給何洪也來上些背刺了。
總不至於天天被官員們罵閹黨。
不對,現在沒人罵,半個朝堂都是了。
這事是真他孃的挺憋屈的,顧懷一邊想一邊走出了宮門。
守在宮門前的幾個錦衣衛自覺的走到了顧懷身後,顧懷抬起頭看了看天色,便走上了去錦衣衛衙門的路。
也許...該考慮考慮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