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畢竟只是虛幻之物,消耗的是人間界本體的壽命,沉迷其中等同於玩物喪志。
另一方面,楊新隆那邊的工作推進十分順利,他徹底整合了山石部落,甚至在徐真的指示下,在極短時間內便橫掃了周遭幾個部落,聚集了大量的人手和修士。
這些在原本部落內被稱為天人的成員,如今卻被楊新隆批次捕捉、傳授心法,然後輸送到天山中與妖獸作戰。
有趣的是,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楊新隆幾乎沒有採用什麼強迫手段,反而是有大量的人員,在瞭解到天魔身秘法的強悍之後,前赴後繼地主動要求學習。
至於燃燒壽命這個弊端,在羅澤界土著看來根本不算個事。
此界的修真文明,還遠沒有發展到求長生的地步,反而他們有一個很樸素的想法:
這等強大的法門,如果自己不學,而被其他部族的人學了去,那自家部族又該如何自處?
到最後,徐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天魔傳人的數量,以保證他們能夠各自在天山中劃定一塊區域修行,彼此間不得互相干擾。
對外的名義是,讓所有人獲得較為公平的競爭機會,看誰能夠脫穎而出,實際目的當然是希望他們不要互相吞噬,把機會都留給徐真同志。
這段時間以來,徐真已經不用特地去捕獵天魔傳人,每天等在天山上就好,反正總會有大量的修士實力不濟,死在不該碰的妖獸手上,這些人就成了徐真的“口糧”。
這種基本不干擾的模式,確保了整個體系運轉的最高效率。
除了等待種子們成長起來外,徐真接下來的精力,主要放在“洞察”這個天賦的研究上。
修為達到金丹境的頂點後,徐真就開始對大量事物進行“洞察”,這個天賦的作用也確實是解析萬物,無論是靈石、法器、法術乃至功法,都能做出解析。
從某種意義上說,“洞察”就是一個萬能解碼器,只要提供足夠的能源,就能將一切事物都解析成徐真能理解的方式。
在明悟到這一點後,徐真立刻做出評價:這是一個神技!
這是絕對不下於“揠苗助長”和“遠攻”的神技,儘管在效用上沒有那麼直接,在起步階段也不好用,但“洞察”幾乎沒有天花板可言,而且能對徐真的晉升起到作用。
如果能把這個天賦帶回人間界,再找一些紫府級的秘寶、功法來洞察,豈不是對晉升紫府的最大幫助?
對了,還有那道元嬰神念!
徐真可沒有忘記,當年自己尚在築基期時,就曾經拿到過一些元嬰神唸的碎片,甚至陸劍心後來還送了自己一個完整的字元。
在結丹的那百年中,徐真也沒少用來感悟,要是能“洞察”一下,那會是何等光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