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們出發上路,北夷和南蠻都被楊家將給打退了的訊息傳遍了大周,盛正帝呂貴妃知道了這個訊息,太子也知道了這個訊息。
聽到這個訊息,太子和李回高興壞了,甚至還在盛京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大擺了一場宴席。
楊家將再次創造了一個不敗神話,南蠻北夷是九州這條大路上,所有朝代都很是頭疼的問題了。
每每有戰爭,朝廷都要投很多人力物力進去。
在這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百姓吃不吃得飽都難說了,哪有那麼多的東西填進去。
不得已,很多朝代都選擇了和親。
用和親換取一段時間的和平,在上位者看來是非常值得的。
大周沒有和親,是因為朝廷不穩固,要是穩固就能和親了。
大周倒是想和親,那也得北夷南蠻同意啊,能把大周攻打下來,誰跟你尼瑪的和親。
朝廷將頃,能有楊家將兩次力挽狂瀾,是朝廷的幸事。
太子聽說了楊果要來幫忙,更開心了。
之前他還在想,楊家將是不是不能為他所用了,事實證明,還是他多想了。
人家楊家將哪有變心,分明還是忠君愛國得很。
觥籌交錯間,太子如是想。
就半個月的功夫,春縣那邊的楊家將,和楊果帶領的楊家將在盛京會和了。
寧縣那邊的南蠻亂不起來了,不需要什麼兵力駐紮,北夷那邊有彭海大軍,楊果把軍隊調回來一點擔心都沒有。
楊果帶兵前來,太子和世家們親自迎接。
楊果沒有和太子寒暄多久,第二天就帶兵攻打盛京了。
太子久攻盛京不下是有原因的,盛正帝和呂貴妃不惜一切,都要保住盛京,衝在最前面的百姓也不想死,那就只能戰,和太子的軍隊死戰。
楊果帶兵前來,以為要耗很大的功夫,才能把這座城池給打下來,可還沒有打呢,探子就傳來了訊息,說盛京城內的百姓反了,在一個午夜反了。
他們反了朝廷的人,迷暈了那些士兵,把城門開啟,歡迎太子還有楊家將入城。
他們早不反晚不反,偏偏這個時候反,想不明白原因的都是傻瓜。
這些盛京百姓,是看見楊家將來了,才下定決心反的。
世人只知楊家將,卻不知太子的端倪漸漸浮現了。
太子臉上笑呵呵的,可是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舒服的。
以前,他批判當年的昏君,批判老皇帝,可是如今面對如此如日中天的楊家將,心中不免也開始不舒服了起來。
楊果知道,可是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帶著軍隊幫著太子把京都給打了下來。
連連打下兩座城池,太子想要登上寶座,只剩下把皇宮攻下來了。
楊果沒有再帶兵攻入皇宮,而是自己一個人走了,走之前找了楊湖給了楊湖一封信,還有一顆攝影球,讓他在太子登基之後,交於太子。
對朝廷,楊果已經不抱有幻想了。
她可以淡泊名利,可族人卻不一定。
她總得給他們留下什麼。
拋下幾十萬軍隊給楊湖,楊果騎著馬,換了一身便服走了,誰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去楊家村找,可也只能找到一座空村了。
楊果不見了,隨之不見的,還有楊行楊奶和楊老頭。
太子把皇宮攻了下來,把盛正帝還有呂貴妃給殺了。
楊果是在石縣的時候,知道呂貴妃的心思的,太子和世家們,是攻入皇宮之後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