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大家的鼓動之下,人們在到廣場上去拉橫幅,並且找媒體來拍攝,問藍星集團和將城市要訴求!
馬三則採取了更極端的措施,準備把自己七十歲的老孃抬到高架橋上去,他就不信了,藍星集團敢亂來。
在自媒體橫行的時代,最喜歡的就是抓眼球,抓流量。
藍星集團在江城市的動靜這麼大,絕對是抓眼球的好時候。
媒體們一邊報道束管道路的宏偉,一邊報道侵害人們的事實,連續一週時間藍星集團束管道路成為微博的熱搜榜前十名。
有些自媒體專門做藍星集團的報道還網路了幾十萬上百萬的粉絲,大賺特賺。
在有些別有用心人的鼓動下,一些居民和馬三一樣,直接翻越站在高架橋上阻止藍星集團的施工。
這下張毅難辦了,高架橋上本來就很危險,強行把人給拽下來,說不準就會出什麼事,何況還有老人。
江城市裝鴕鳥的政策也不能再執行下去,為了避免出大事,束管道路施工暫停。
一邊是陳諾那邊的催促進度,一邊是這邊的突發事件,張毅一個頭兩個大。
“多久能夠處理好?”陳諾要的是四個月完工就必須要四個月完工。
“很難啊,幾位大爺和老太太不知道哪兒來的力氣翻過圍欄站在高架上,我們動都不敢動。”張毅有苦難言,“江城市ZF也來人了,好吃好喝供著,希望他們下來好好說,他們就是不下來,要求和你談判。”
小悠在束管道路的設計中考慮了各種因素,交通、天氣、地質等等,就是忘記考慮人的因素,這種突發事件屬於預料之外的。
陳諾拿到也是頭痛,城西區某個樓板因為拆遷的問題一拖拖了二十多年,束管道路不會剛剛開始建設就夭折吧?
“他們的要求是什麼?”陳諾想著要是訴求不過分,如果三五萬塊,直接答應就是了,普通百姓永遠都是弱勢群體。
張毅這才說道:“要求藍星集團以6萬一平的價格把他們的房子買了,然後按照江城市的拆遷補償標準給予兩年的安置過渡費。或者直接給他們在好點的地段修建安置小區,把他們安置過去。”
“噗!”陳諾趕緊收起自己的同情心,他還以為三五萬能夠搞定,對方卻獅子大開口。
小小算一筆賬,一套房子90平,6萬一平就是360萬,加上過渡費什麼的得370萬以上。
高價橋沿路都是住房,涉及幾十戶人,如果陳諾答應一兩戶人,更多人會把藍星集團當成提款機,啃一口算一口。
現在最麻煩的事情是束管道路沒有一個國家技術標準,比如兩邊的居民樓要離束管道路距離是多少,能不能參照高架橋規範,所以沒有法律依據讓這些大爺大媽們乖乖聽話。
“行,我知道了。”陳諾掛掉電話後,給趙市長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