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老的科技換食物!丁亮找到了自己在社群的價值。
同時,陳諾將地球化肥裝置和生產圖紙的圖紙扔給丁亮讓他找人弄明白。
化肥的生產過程使用化學式表示,這點和藍星並無差別,裝置圖紙上一些文字也被陳諾花費了三天時間註解為藍星文字,這便於藍星人的理解。
丁亮並非是萬能的,對化肥很陌生,他只有說道:“我去找找,看誰懂化學。”
不過,丁亮又補充道:“化肥?藍星在一百年前好像在用這個東西種植植物,後來都是用微生物營養菌取代了。”
這個歷史陳諾聽說過,比起古老的化肥,藍星世界的農業已經採用微生物營養菌。
藍星世界的農業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農業,一種是現代農業。
傳統農業就是植物栽種在土地上。
而現代農業這是將植物栽種在培養液中,農場不再是一塊土地,而是一座農業大樓,大樓的裝置為植物提供需要的光照和溫度。隨著藍星土地的匱乏,保護自然保護土地原狀的觀念加強,越來越多的農場選擇現代農業方式,而只有種植社群這樣較為落後的地方還有傳統的農場。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農業方式,微生物營養菌的作用不可取代!
微生物營養菌是藍星幾代農業學家開發出來的與植物存在共生關係的細菌,它共生在植物之中,吸收培養液、空氣、或者土壤中含有植物所需元素的物資,如氮氣、二氧化碳、鉀、磷等物質和元素,再透過細菌內部的化合反應,將氮、碳、鉀、磷等元素合成植物最能吸收、消化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能促使植物的生長並且增加產量,營養菌還能夠分泌對人體有益但抗植物病害的化學物質。營養菌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汙染土壤和空氣,不破壞生態平衡。
根據資料記載,在末世之前,以傳統農業為例,大米產量達到了每畝一萬斤。現代農業達到了每立方米60斤的誇張產量。
不過,隨著末世的到來,人類培養的營養菌卻沒有膚油桿菌那麼好運,這個世界上已經找不到活體的營養菌了。
陳諾之所以要讓種植社群自己生產化肥,就是要真正重建種植社群的農業!社群要想壯大,依靠陳諾每次搬運肥料和食物可不行。
土地肥力不足就化肥來湊,這個時候可管不了什麼土地結板的問題。
陳諾說道:“對!化肥,我們需要一名對化學在行的傢伙!”
丁亮連連說道:“我馬上去辦。”
駱苗也回來了,看見陳諾一陣欣喜,跑上前來就是一個大熊抱!
“我給你帶來一樣好東西和一個訊息,你要先知道那個?”駱苗狠狠嗅著陳諾身上的味道,這是地球才有的沐浴露味道。
“什麼好東西吧?”
“忠誠晶片!不知道是哪個社群哪個傢伙把忠誠測試儀改良了,忠誠晶片可以植入人體體內,這樣你就能更好的掌握你奴隸和士兵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