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奭聽到史丹這麼說,就有點不爽了,當即指著史丹說道:“你是他的老師,難道不比我清楚嗎!”
“所以嘛,太子根本不適合出征啊,他怎麼說也是國之根本,萬一有閃失,乃是我大漢地損失啊,太子爺,老臣也希望你能安分一點,他們去鬧就讓他們鬧,你好好學習治國興邦之術就行。”史丹轉而勸慰劉驁道。
劉驁面色淡然,“史丹老師,你就不要多說了,大漢有父皇在,不會有失,而外卻不一樣,匈奴強兵壓境,我大漢絕對不會屈服,否則他們就會愈發猖獗,聯和邊疆諸國,到時候,大漢便難以自保!”
這番話說的很是聲情並茂,下面的幾人都感動的不得了,“太子爺年紀輕輕,當真值得後輩學習,史丹太傅,你就不要多說了,讓太子爺去吧。”
匡衡剛說完就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剛要改口,劉驁便搶先說道:“聽到沒有,丞相都同意讓我去,百官何必阻攔呢?”
史丹瞥了一眼匡衡,直接甩袖退到佇列,“老東西,不會說話就別說,出了事情你就等著掉頭吧!”
匡衡有些發愣,“史太傅,別激動,也怪太子說的抑揚頓挫,我這不就跟著他的格調走了嗎?”
劉奭在臺上立即擺了擺手,示意其不要吵鬧,同時想要為太子尋覓一個貼身侍官和保鏢,長的彪悍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機靈,劉奭看了臺下的人一遍,還是覺得陶仁比較合適。
就在其要開口說出來的時候,旁邊的人群中突然出來一個少年,後面的馮奉世拉都拉不住。
“啟稟陛下,小民願意保護太子周全。”說話的少年正是馮俊。
原來這小子當初勸慰太子出征只是為了聚民心,但是後來仔細想想,邊疆之地危險重重,搞不好太子很有可能出事,況且師傅也沒有說中途不能死亡的事情。
當初他為龐涓的時候,不就是早死的嗎?陸羽為諸葛亮的時候,也算是早死,想到這裡,使得馮俊不由得重視起來。
馮俊話剛說完,就被馮奉世拉到了一旁,大兒子馮野王出征他已經不情願,何況這個小兒子。
最起碼家裡面得有一個傳宗接代的啊,要不然馮家無後多對不起祖宗,雖然留了一個為國捐軀的好名聲,但是有屁用。
劉奭有些驚訝地看著馮俊,不免有些讚賞,“老馮,你先把他放開,讓他把話說完。”
“陛下啊,老夫就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前往邊關了,我這個小兒子還是留在家中照顧我比較好。”馮奉世哭訴道。
“老馮啊,你搞的這麼傷心幹嘛,又不是到了邊關一定得死,不過你這兒子太小,太子也不會同意的。”劉奭很是直接地說道。
誰知劉驁當即起身,“父皇,我覺得這小子可以,別看年齡小,在宮中學習的時候機靈著呢,我看還是讓他跟著我吧。”
劉奭撓了撓頭,“這小子會不會太年輕了,我看還是換個人吧。陶仁就不錯。”
旁邊的陶仁見到馮老爺子哭的傷心,也是起身說道:“陛下放心,我肯定能夠保護太子周全。”
“馮俊終究是個小孩子,還是留下後方讀書吧,長大了在為國效力也不遲嘛,馮老爺子的眼睛馬上都哭瞎了。”陶仁看著馮奉世說道。
馮俊此刻的面容堅毅,“啟稟陛下,小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還請陛下懇請小命如此。”
“老馮,你這孩子可以啊,是個倔犢子,就讓他跟著太子去吧,等會兒我派人給你送過去一個美女,這下你總滿意了吧,不就六十嘛,再生幾個也沒有問題。”劉奭有些打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