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還未結束。
席明達只是負責攻略琉球群島北部,曾經叫做北山王朝的勢力範圍。
而如今中部以及南部,還在進行著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東海戰區司令的總計劃是,透過琉球群島的實兵演練,總結以及完善進攻的思路順序,更是讓士兵體驗一番真實的戰場,做好未來登陸九州島做準備。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秘密計劃。
順手將琉球島解放,本來琉球群島就並不屬於日藩,他們不過是透過薩摩藩進行強制佔領。
1609年,日藩薩摩島津氏出兵進攻琉球王國。
並在琉球群島上設立了“琉球在番奉行”,以便控制琉球群島的尚氏王朝,挾天子以令諸侯,以琉球在番奉行代表著琉球的國事。
當薩摩入侵琉球之後,江戶幕府試圖透過琉球稱臣和朝鮮來朝,在東亞地區構建一種與明王朝對抗的,以日藩為中心的新國際秩序。
也就是以神國日藩為中心,日藩為華,他國為夷的神國穢土模式下的“日藩型華夷秩序”。
“日藩型華夷秩序”是建立在極端民族主義基礎上的。
宣揚殖民擴張,干涉內政,變他國為日藩的被保護國,是帶有殖民性質強權的產物。
而與中國地區的中央王朝,建立在封貢體制下,重視禮儀,不干涉內政的傳統的“華夷秩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日藩的這行為模式,帶有強烈的神國之民對穢土非人歧視性,對他國的外交使節充滿赤裸裸的軍事恐嚇和羞辱。
以被軍事征服琉球為例。
日藩對所謂朝貢國琉球,制定了極為苛刻的“掟十五カ條”,直接干涉琉球王國內政:
‘其中包括對琉球王國對外貿易和航海自由的限制;
對琉球王國人事權的限制;對琉球王國年貢稅收的規定;
對琉球王國社會治安管理的規定;以及要求琉球王國君臣發誓永遠效忠薩摩藩,並割讓奄美諸島等苛刻條件。’
而且每年必須向薩摩藩進貢大米十二萬三千七百石。
前世20世紀日藩佔領臺灣省,推行的治理政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薩摩藩佔領琉球王國轉變而來的經驗。
倭寇這種政策以及思想。
更是導致二戰M軍佔領琉球的時候,倭寇逼迫當地的琉球民眾自殺,或是直接參與屠殺,造成琉球王國人民將近滅種的慘事。
如今。
東海戰區司令部的軍隊。
深刻感受到日藩這種黑色統治下,給琉球群島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傷害。
今歸仁城附近有個亂葬崗。
席明達趁著部隊正在轉移的空閒時間,好好地領略一番,只見這亂葬崗都有幾具掉了腦袋的琉球百姓屍體,亂葬崗下面埋藏更多,甚至能挖出森森白骨。
進入城內,隨地見到被日藩足輕攔腰斬斷的本地兵卒屍體,鮮血染紅的街道。
“想必這些人都是被倭寇逼上戰場,然後再殺死,真是悽慘無比,慘無人道。”席明達看到這幅畫面直搖頭。
此時城中的大大小小百姓,都探出了腦袋,好奇地望著這支軍隊。
甚至有人議論紛紛,說的都是閩南的福建話。
畢竟明朝那會,可是有大量的福建人收到琉球王國的請求移民到琉球群島,成為本土化的居民。
本地居民此刻看到了軍隊到來。
全都是清一色的漢人,雖然服飾不一樣,但所說的語言他們聽得懂。
“方文”用閩南語跟他們交流。
本土百姓一聽到是福建人打過來,頓時興奮地大叫起來:“阿公!阿麼!矮仔賊各朗扒走咯。”
這樣的話語一傳十十傳,很快半座城的人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