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不敢發動襲擊,而方文也未再進攻。
但這樣的狀態很快就被打破了。
隨著後方登陸部隊,源源不斷地上岸,4門6磅華制三型野戰炮從船上搬運下來,不久之後就投放到戰場上。
這種野戰炮不再是之前的銅金屬野戰炮,而是使用最新技術,鍛鋼進行建造的。
隨著蒸汽機以及鋼材質量的發展,大馬力的蒸汽機也就上線了,於是大型的鍛鋼機床被研發出來,專門進行鍛壓碳鋼。
雖然與後世的那種鍛鋼機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此刻已經超越同時代的產品。
剛剛經過這種大馬力的鍛鋼機進行熱軋,鋼材的質量,硬度,韌性都得到了小幅度地提升,運用在鐵炮上,還是有很大的進步。
與同等質量的火炮相比,射程更遠。
與同等射程的火炮相比,質量更輕。
四門火炮噴吐火焰,實心球遠遠地飛向今歸仁城,擊穿城牆,木屑橫飛。
城牆也因為劇烈的撞擊,發生了震動,足輕大將此刻臉色蒼白,對面的野戰炮攻擊城牆,而且實心球的威力即便擊穿城牆之後依舊有動能。
反觀他們一方的大筒。
短小無力,完全攻擊不了對面的陣地,即便加大火藥的當量,那也會怕這種大筒撐不過而炸膛。
可是他一定要守住今歸仁城。
不然無臉回到薩摩藩,即便回去了那也是剖腹自殺。
“城內に戻ってきたら,私たちは彼らと白兵戦を交える!(退回到城內,我們短兵相接)”
足輕大將話音剛落。
其他足輕毫不猶豫地下到城牆,他們要是站在城牆上,不過被人當活靶子而已。
三四人扛著大筒,或是拿著火銃,各類兵器退到城內街道。
而被他們抓過來守城的當地百姓,一半是琉球群島的國民,一半是帶有福建血統的後裔。
此刻鳥飛人獸散。
他們並不是站在倭寇一方,只是對方使用武力威脅讓他們守城,當炮灰,為了活命只能無奈地上城。
如今場面如此混亂,許多人一下城直接四散逃了。
氣得足輕大將連砍幾人,瞬間,城內也發生了動盪,不少足輕為了瀉火,肆意地屠殺城中的土著士兵。
很快便血流成河。
但這些倭寇依舊動作迅速佔領的每一處街道,快速地壘起了障礙,誓死要與這座城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