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士為了獲得更多的經費,於是選擇了這一個,然後結合古代各種關於火柴的記載,在使用上能夠提取出來的紅磷。
經過半年的時間,他成功地搞出了火柴。
這種火柴不再是古代的那種,需要高溫將其引燃。而是簡單帶有細沙的粗紙摩擦,就能將其引燃。
噶瑪蘭有了這項技術之後,就開始設立廠房,再經過半年的研究製造,才實現安全地量產。
因為火柴生產容易引發火災,那些原材料都是易燃的化學物品。
比如紅磷,硫磺,還有一些氧化劑硫化鐵,許多都是炸藥的原材料,弄不好容易發生爆炸。
這種火柴在軍隊可是大受歡迎,畢竟行軍打仗在野外,時間就是金錢,使用傳統的生活方式做飯,花費時間多。
而有了火柴之後,每一班每一排,都能為快速地準備伙食,如此一來輜重隊伍就能少了許多。
此時酒樓的眾人。
看到這樣的一個玩意,內心默默地將火柴這種東西記下來。
等散會之後,就跑到集市上,只見許多販賣噶瑪蘭工坊生產東西的店家,都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表情:“不好意思,這位客官,火柴早已賣光。”
“大約需要多久?”
“估計也得一個多月之後。”
“為何需要如此久?”
不少人不解。
店家也是無奈,火柴這種原本屬於奢侈品的東西,逐漸成為了日常消耗品。
京城有的是富貴人家,他們大把大把的銀子沒得地方花,而這種火柴價格對於他們來說非常便宜,一盒火柴只需要二十文錢,標準的盒子裡面有五十根。
所以他們一下手,都是上百個火柴盒,來了兩戶人家之後,倉庫裡的火柴基本就被清空了。
如今又要補貨。
大家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又需要靠走私進行,但現在各地之間軍事緊張,走私的生意也很難做。
如今噶瑪蘭生產的東西,價格不僅漲了,而且數量少了。
店家只能無奈地說道:“這火柴產自於南方,路途遙遠,所以花費的時間也就多了些。”
其實軍事緊張只是其中之一。
最重要的是,光復軍佔領大塊的地區,大量的市場有待開發,所以噶瑪蘭生產的東西優先提供給本地區。
隨著工業產業溢位。
各地的工廠不斷建設,工人的數量越來越多,市民階層也不斷擴大,所以各地之間的消費能力隨之增加。
他們的購買力不斷上升。
而火柴這種消耗品,優先提供給本地。
也優先提供給軍隊。
特別是前往東北的航線開闢以後,大量的火柴都先提供過去了,所以留給大清的貨物變得很少,只剩下奢華品。
……
遠在歐洲的莫斯科克裡姆林宮。
年邁的葉卡特琳娜二世收到了關於遠東地區的來信,是阿布拉姆上尉請求支援的信件。
無非是關於他們在遠東地區的擴張行動遭到了遏制,特別是在鄂霍次克海擴張行動中。
薩哈林島建立起來的根據地,以及礦產資源生產地,都遭到了一股新的勢力全面破壞。
不僅使得薩哈林島失守,也使得鄂霍次克海花費幾年時間建立起來的艦隊,也被人摧毀一空。
大量的探險家士兵都葬身海底。
他請求葉卡特琳娜二世派兵支援,並且提供大量的資金用於建造新式戰艦,與這股新勢力爭奪地盤。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