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天心中暗笑,忙不迭的應下。
一炷香的時間後,宅院的內院廂房中,端木天見到了日後留下“千古賢后”美名的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十三歲給嫁李二,為李二誕下三子四女,其中李治繼承皇位。
史書記載長孫皇后生性簡約、御下平和、寬和明理,算得上是位賢后。
不過端木天此時可沒心情欣賞這位貌美賢后。
“臣端木天見過太子妃。”
長孫雖面帶憂愁,但見到端木天后,還是勉強露出了笑容:“小郎君無須多禮,本宮雖未見過小郎君,但二郎卻多次與我談及小郎君與端木公,贊你父子可謂楚璧隋珍,而小郎君雖剛束髮不久,但日後必是股肱之臣,可堪大用。”
“殿下謬讚了。”端木天客套一句後,便立刻進入正題。
如今他爹生死不明,他沒功夫與長孫皇后磨牙。
“太子妃,今日陛下無故派出金吾衛索拿臣子家眷,肆行暴虐。此舉士林憤痛,人怨天怒,已非明君所為。”
“陛下這般倒行逆施,必是君側有惡人奸臣蠱惑!”
“臣請太子妃應允,讓臣即刻率殿下勇士,入宮勤王!清君側,除奸佞!”
端木天這番話,自覺說得義憤填膺,但長孫聽完後卻沉默了,並未開口。
站在長孫的立場上,確實很難同意端木天所求。
雖然她不知宮中究竟發生了何事,更擔心丈夫李二的安危,但這般情況下貿貿然把李二屬下八百勇士交給端木天,讓其去攻打太極宮,這個決心她可下不了。
萬一只是一場誤會,那端木天的舉動,可就會給她的夫君引來潑天大禍。
“小郎君,此事我不可擅作主張,還是暫且靜觀其變,待……”
長孫話未說完,就見馮都尉神色緊張,匆匆趕了過來。
他瞥了端木天一眼後,顧不得失禮,湊到長孫耳畔小聲耳語了幾句。
長孫聽完他的話後,神色劇變,驚駭莫名。
端木天心中一凜,似乎猜到些什麼,忍不住出言問道:“敢問太子妃,可是陛下已下令金吾衛,攻入秦王府了?”
長孫面色黯然,點了點臻首,預設了他的問話。
端木天現在愈發確信,李淵那老傢伙,果然真正要下手的目標,是李二無疑。
他心中暗罵一句,立刻再次出言遊說:“太子妃,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好猶豫的?若是再觀望下去,殿下性命不保!”
一旁的馮都尉也下定了決心,跟著勸說道:“太子妃,請應允臣領兵入宮,解救殿下!”
事到如今,自己公公的刀都架到了脖子上,長孫即便再躊躇,也不能不同意他們的話了。
“如此有勞馮都尉了,請都尉即刻出兵,入宮清君側。”
長孫雖然下定了決心,但並未如端木天所願,把李二的侍衛交與他,而是選擇了由馮都尉領兵。
這其實也很正常,任誰在一名束髮少年郎與久經戰陣的五品果毅都尉之間做出選擇,都會選擇後者。
長孫話音剛落,一旁的端木天便忍不住再次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