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軍。”汪直沉吟一陣,“若是幾萬大軍,堵住潼關即可,若是幾千兵馬,潼關以北的幾個渡口也得防備一二。”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是潼關的最好描寫。
潼關以西,沿著渭河前進就能到達長安。
而兩者之間,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
若是幷州大軍拿下潼關,那韓慎獨也就不用當皇帝了。
趁早逃亡蜀州算了。
韓慎獨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汪直,你可知道秦王在幹什麼嗎?”
“奴婢不知。若是皇爺真心想知道,可召來魏公公,他提督錦衣衛,有完備的情報來源。”
韓慎獨點點頭,對垂手侍立的王振說道:“去把魏忠賢叫來。”
“是!”王振行了一禮後出去了。
秦王韓世民是他的心頭大患,加上幷州軍,這兩個不可不防。
“你對軍事比較熟悉,你說說,朝中何人可以守住十萬以上的幷州大軍攻打潼關。”
汪直想了一會兒道:“潼關是天下名關,就是主將是頭豬,有五千人即可守住,皇爺可以隨便派人守關。”
汪直雖然不明白韓慎獨問這話的含義,但是也沒有隨便的給出一個人選。
謹慎點不為過。
韓慎獨道:“言過了,還是帶派個熟悉軍事的,又對朝廷忠心耿耿地人去。你推薦個唄!”
汪直不知道這位往日名聲一般的太孫、現在的大周皇帝是怎麼想的,權衡半天,才試探性的問道:“前兵部侍郎史可法如何?”
韓慎獨回憶了半天,也沒有從原主的記憶力找到史可法的印象。
他尷尬的笑了笑,委婉問道:“這位史可法平素的名聲如何?”
君臣二人不是很熟悉,因此用詞都是斟酌再三才說出口。
汪直緩緩道:“節秉清剛、心存幹濟,才能過人,是個能臨危受命的人物。”
韓慎獨點點頭,“那就好,以後可能得用他守潼關。”
雖說幷州大軍來不來還是個問題,但是有備無患嘛。
兩人又對涼州大軍和董卓、洪承疇等地方大員聊了許久。
在這個過程中,汪直徹底改掉了韓慎獨對太監的印象。
像御馬監這些替皇帝幹活的太監,往往都是經過系統性的培訓的。
內書堂,就是後宮太監們學習的地方,上課的還都是翰林,師資力量可以比肩國子監。
除了內書堂教的四書五經外,御馬監的小太監們還會學習一些著名的兵法,並接受有實戰經驗的兵士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