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穿著緋袍官服,這位兼掌吏部的首輔大人其實更像一個腐儒教書先生。
但只有實際接觸過他的人,才知道李相的殺伐果敢。
按大周慣例,內閣首輔往往是不能掌吏部事的。
蓋因吏部是六部之首,掌管全國吏治,吏部尚書更是京察和廷推的主持者。
若是首輔兼掌吏部,則會造成臣下勢力過大,容易結黨營私,威脅皇權。
可就是有這種慣例,李斯仍然以吏部尚書的身份入閣拜相。
足見大行皇帝對李斯能力的認可。
據賢內助武媚孃的分析,李斯應該是堅定的立小派,雖然他從來沒有在明面上表示支援趙王韓光義。
“大周的兩京一十三州全仰賴李相一人……”秦王沒有放棄任何對實權官員示好的機會,不輕不重的拍了一記馬屁。
但是首輔大人絲毫不為所動:“時間不早了,抓緊時間進宮吧,劉公公,讓車隊前進。”
李斯對站在車旁的劉瑾下令。
劉瑾躬身應是,走到前面指揮去了。
韓慎獨無奈,看著隱隱防備秦王的幾個隨從的李斯衛兵,知道在這裡是解決不了秦王了,於是命令王振放下簾子,一心想著待會兒的事。
秦王韓世民也很不甘心,但是沒辦法,有李斯和他帶來的這一隊騎兵在,兄友弟恭的場面不是能上演了。
他帶著自己的幾個隨從讓開路,以便韓慎獨的車隊過去。
首輔大人則緊跟著韓慎獨的馬車,護衛李斯的衛兵也緊跟在後面。
秦王御馬趕上李斯,想繼續拉進關係。
……
玄武門不遠處,兩位穿著緋袍官服的官員正快步走來。
“蔡兄,你覺得這哥幾個誰走在前頭?”
說話的人叫秦檜,字會之,乃是當朝兵部尚書,也是內閣成員。
生的是細眼塌鼻厚唇,肥頭大耳,肩寬體胖。
他們從玄武門外的兩射之地下轎,就走了這樣幾步路,秦檜已經是氣喘吁吁、滿頭細汗了。
他邊走邊用手扇風,在涼爽的清晨,倒讓旁人覺出幾分熱來。
旁邊的蔡京倒是不熱,他微微抬起下巴,小聲回道:
“會之啊,你看前面,誰走在前頭不是一面瞭然嗎?”
與秦王、韓慎獨和首輔李斯不同,普通的閣臣和官員們不能在玄武門前騎馬或坐車,只能徒步走到門前進宮。
蔡京五官倒是端正,夾雜著幾根白鬍的絡腮鬍子讓他看上去年紀頗大,但實際上,他比旁邊面淨無須的秦檜還要小一歲。
至於年齡大的秦檜反稱呼年紀小的蔡京為兄,估計是秦檜自覺閣臣身份乃是大行皇帝特簡,也就是欽點入閣,有點丟人,所以一直以兄稱呼其餘的幾位閣臣。
入閣一般有三種方式:皇帝特簡、閣臣推薦、廷推。
這裡面,因為廷推是吏部組織,會同九卿、科道官來推選,流程上更為正式,所以被官員們列為第一等的入閣方式。
閣臣推薦,就是已經入閣的大臣正式地向皇帝推薦入閣臣選,被列為第二等入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