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如何?”
兩人異口同聲,崔信這次滿意的看了眼女婿。
一直沒有離開還用了晚飯的李淵也來了,不禁嘀咕道:“子嗣傳承方是大事。”
身邊的平陽公主忍不住給了李淵一對白眼,後者有些訕訕。
不顧剛剛生產,李善用玉壺春擦拭了手腳進了產房,床榻上的崔十一娘頭臉都是溼漉漉的,雙目無神卻在笑著。
“十一娘辛苦了。”
崔十一娘都沒有力氣說話了,只側頭看向被包裹著的孩子。
好一會兒後,吃了幾口的崔十一娘睡去,李善也被朱氏、張氏趕了出來。
一同出來的平陽公主笑著問:“現在心滿意足了?”
“想再要一個女兒,兒女雙全。”李善苦著臉,“但又不想十一娘再受罪。”
“畢竟是頭產,後面就容易多了。”
兩人聊了會兒後,一旁的李淵隨口問道:“懷仁,今日登基大典,有朝臣提及突厥兵鋒至京兆,請發兵征伐草原。”
“連年大戰,此時不宜出兵。”李善搖搖頭,“關內、隴右、河東均受創頗重,糧草、軍械均不足。”
“當於代州、幷州行軍屯,積蓄糧草,磨礪刀鋒,再行出兵草原。”
李淵點點頭,“就怕二郎太急。”
李善沒再說什麼,但這方面他與李世民商量過,也表達過這個態度。
李善心裡有數,按照歷史程序,今年正好是貞觀元年,史書上記得很清楚,第一年大旱,第二年蝗災,第三年大澇……古代將這種事視作君主無德,天人感應。
歷史上的李世民是兵變奪位,為此很是憂心,一方面不得不親自口食蝗蟲作戲,另一方面……如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這樣最為嫡系的心腹大將,再也沒有領兵出征過,只負責守衛長安皇城,但即使如此,還是出了不止一次的宗室謀反。
所以,李善給了李世民一個建議,三年積蓄。
黃昏時分登門來賀喜的人絡繹不絕,李善一直忙到坊門快關閉的時候才將人都送走,自己又回到了後院。
“郎君。”崔十一娘已經醒了,笑著說:“有點醜呢。”
“再過幾日就長開了。”李善嘿了聲,“父母均俊美,大郎自也是翩翩公子。”
來到這個時代,建立無數功勳,有了妻子,有了兒子,李善覺得自己再也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