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外面,說不準那就是要禍國殃民啊,還是自己承受吧。
其次,李善猶豫是自己來呢,還是留給兒子。
記得母親提過一次,今年才三歲呢,等十三四歲……十年後,自己也就三十出頭,好像也行啊。
但如果留給兒子,好像也行,年齡上更加匹配……雖然武家的那幾個都不成器,但畢竟是國公之女,納為妾室有點委屈了。
如果是留給兒子,倒是能立為正室的。
“懷仁兄?”張文瓘湊近,小聲說:“十一娘最近如何?”
“還不錯。”李善笑著說:“約莫年後你就能做舅舅了。”
“舅舅?”一旁的張永不懷好意的說:“不好說呢!”
“嗯?”
王仁表解釋道:“前些日子懷仁太忙,還不知道呢,張家伯父已經為稚圭定親了。”
“定親?”李善有些意外,看了眼嘿嘿笑著的張永,隱隱有些猜測,“不會是清河崔氏吧?”
這個很好推測,雖然李善人脈廣,但按照姻親輩分推算,只可能是與清河崔氏有關。
張文瓘有些赫然,“是清河小房。”
張永補充道:“要稱呼崔十一娘一聲堂姑。”
“噢噢!”李善大笑道:“活該如此!”
世家門閥之間,最常用的是以姻親關係來捆綁,半年前李善大婚後的認親,認來認去,基本上都比李善高一輩,明明是崔十一娘堂兄的張文瓘都要從天水趙氏、隴西李氏那邊論,非要比李善高一輩。
眾人笑談一陣後,李善瞥了眼一直沉默寡言的李昭德,自從此次楊文幹謀逆案後,父親李乾佑被罷官,李昭德一改往日少年脾性,變化很大,沉穩多了。
接下來的流程都是固定的,正廳內,李善帶著眾人入內,身著九章服,戴九鈿的朱氏端坐受晚輩恭賀。
李善親自下廚做了一碗長壽麵……這個時代還沒有長壽麵的說法,李善不得不解釋,整碗湯餅只有一條,意喻祝母親得以長壽,引得眾人嘖嘖稱奇。
大長孫氏在心裡想,朱娘子雖然不幸,但也幸運,有個無情無義的丈夫,但也有個既孝順又重情重義,更兼天下無雙的兒子。
雖然是壽誕,但畢竟朱氏年齡不算大,而且又是寡居,所以只有女眷和晚輩來賀,女眷留在屋內敘話,而李善帶著眾多友人在東側的院子裡吃燒烤。
從好幾年前,李善就收集來了不少孜然,還選了地方種植,精選的羊肉、魚肉以及各式的燒烤撒上孜然,讓眾人都吃的滿嘴流油,只是李善惋惜沒能弄到牛肉。
前段時日,李善在仁智宮做了一席全牛宴……哎,回了長安後,御史臺的御史發現又有業績了,彈劾的奏摺就沒斷過。
為此,李善決定以後還是少惹事……只惋惜自己當年在左庭右院打工時候練出的刀功沒什麼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