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洪濤意外的看了馮立幾眼,點頭道:“此正是廣陵郡公與莒國公之惑,只怕都布可汗所謀頗大。”
郭孝恪立即明白過來了,他雖然少年時不事生產,被鄉人視為無賴,後又是在瓦崗寨廝混,但卻不是單純的武將,武德四年唐軍圍困洛陽,竇建德率大軍來援,就是郭孝恪力承利弊得失,並且第一個建言秦王率偏師固守虎牢,屯軍汜水。
戰後,郭孝恪也是因此被李世民列為功一等,並公開讚譽,“孝恪策擒賊,王長先下漕,功固在諸君右。”
“所以張仲堅是想冒險出兵,意欲擾亂都布可汗所謀……”郭孝恪捋須喃喃道:“都布可汗想幹什麼?”
“不知道。”侯洪濤給出了一個肯定但讓人無語的答案。
侯君集也回過神來了,“但只要能有所作為,一定能亂敵軍佈置……此來靈州之前,秦王殿下曾細細叮囑過,突利可汗只怕也會率兵攻河東或河北。”
“也有可能是隴右道。”侯洪濤想了想說:“啟程前阿郎曾經說過,淮安王總領隴右,看似擁兵數萬,實則戰力不強。”
“突厥渡過黃河去攻涼州?”郭孝恪搖搖頭,“若是如此,都布可汗留在靈州作甚,還猛攻鳴沙大營不退……也不可能是原州,就算蕭關失守,張武安也必定堅守關隘,突厥難破。”
屋內一時寂靜下來,侯洪濤突然湊上前,湊在郭孝恪身邊,低聲說:“阿郎門下頗多產業……”
郭孝恪有點莫名其妙,“嗯?”
“門下如趙國公等親衛出身的諸將都是有分潤的。”侯洪濤小聲說:“廣陵郡公也是有的,回頭讓他……”
“洪濤!”侯君集哭笑不得拉開侯洪濤,“軍國大事,孝恪兄自有主意,難道會因私怨而廢公?”
郭孝恪卻是斜著眼睛盯著侯洪濤,“真的假的?”
“真的!”侯洪濤拍著胸脯保證,“這事兒鬧到阿郎面前,張三郎也是活該!”
“明明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撤軍在鳴沙、中寧駐軍,卻不許將校運送……”侯洪濤嘿了聲,“那日跑的快,某也有些好玩意落在了靈武呢。”
侯君集臉都要裂開了,“一旦訊息洩露,全軍有崩析之像……”
“用馬車運送,誰知道里面是什麼?”侯洪濤嗤笑道:“不瞞孝恪兄,張三郎在日月潭也不討人喜歡……再說了,秦王即將入主東宮,阿郎當年與天策府諸將頗有間隙……”
郭孝恪是個精細人,聽了幾句就知道侯洪濤在說什麼了……明裡是在說回頭會賠錢賠東西,他對張仲堅的怨憤一方面是因為軍略不合,其中也有張仲堅資歷太淺的原因,另一方面或者說大部分是因為自己大量的珍寶遺失在了靈武縣,這是私怨。
侯洪濤這番話是在給郭孝恪一個現成的臺階下呢,這是唐儉給侯洪濤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