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眉頭一皺,看了眼趙慈皓、張永,才點點頭,“儐相六人,昭德、稚圭、溫邦、孝卿兄之外,就選慈皓兄、復之兄吧,反正有些淵源。”
王仁表嗯了聲,“懷仁先走一步,為兄送他們回去。”
李善盯著王仁表,好一會兒之後輕輕嘆息一聲,轉身離去。
非要攪合進來作甚……帶著這樣的埋怨,李善出了後院,剛走到前院,先看到的是房遺直,後面是楊思誼,再後面是陳叔達的次子陳玄德,還有解縣柳氏、河東薛氏、范陽盧氏多位子弟。
李善心裡暗罵,馬周這廝倒是有些手段,硬生生的弄了這麼多人過來……不對,八成是知道今天有諸多世家子弟聚宴,才特地選了今天。
果然第一個上來打招呼的楊思誼大笑道:“懷仁回京半月,居然都緣吝一面,要不是今日在隔壁聚宴,險些就要錯過了!”
房遺直、陳玄德也連連點頭,後者對前年那首吟梅記憶猶新,“聽聞懷仁為畫作賦詩,真是便宜了這女娘!”
高履行瞄了幾眼,“懷仁兄所作,無不可傳世,的確不配,不配!”
李善掃了眼過去,大部分都是秦王府子弟啊,馬周這是要混淆視聽,眼角餘光瞄了眼桌邊的那位中年女娘,嗯,姿色平平,馬周倒是沒說謊。
但下一刻,李善臉色有點變了,你畫什麼不好,居然又是梅花。
陳玄德撫掌大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今日懷仁不可弱之。”
李善實在是頭痛,吟梅的名作自然記得不少,但不能亂用啊,甚至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不能用的,難不成“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細細看了幾眼畫作,梅樹蜿蜒,朵朵花開,樹下一張書案,少年郎仰望梅花,右手持筆,李善在庫存中翻了又翻,才吟道:“小郎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眾人品頭論足,都覺得相比起來,比李善之前的作品稍有遜色,不過大家都知道李懷仁需推敲,無捷思,有這麼一首已經不錯了。
李善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認,雖然這首《墨梅》的作者也不是無名之輩,但與李白、杜甫、王安石、賀知章自然無法相提並論的。
前院如此熱鬧的時候,王仁表悄然推門走進隔壁的小院中。
“賓王,好久未見了。”
“年前不是才在東山酒樓外見過嗎?”馬周有些意外,但隨即就明白了,看著王仁表將門關上,才笑道:“今日是足下為他做幌子?”
“嗯,隔壁是趙慈皓與張復之。”王仁表深吸了口氣,“之前在前院就見過賓王了。”
“所以才挑了隔壁?”馬周輕笑了聲,搖頭道:“不會是懷仁讓你來尋某的。”
“不錯,懷仁不肯讓某捲入,這是為友之誼。”王仁表緊緊皺眉,壓低聲音道:“某王孝卿難以襄助懷仁,卻可襄助賓王。”
馬周這種聰明人一聽就懂了,王仁表自身沒什麼分量,不管是在宗室外戚中還是在太原王氏中地位都不高,所以對李善沒什麼幫助,但居然可以幫得上自己的忙……顯然,這是在指玄武門。
“還請孝卿兄細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