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自從去年天台山一戰後,盡棄前嫌,再現父慈子孝,到這次楊文幹謀逆後,父子倆已經是無話不談了……沒辦法,李建成、李元吉兩位襯托的太好了。
呃,對於這種局面的出現,李善是有些瞠目結舌的……就你們兩個,也有臉說什麼父慈子孝?!
這個詞是有一次閒聊中,房玄齡說的。
不過,李善也挺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說實在的,李淵對自己真的不錯,我也不想將他送到湖上去吹風不是。
但李善心比較髒……他覺得在仁智宮事變後,李淵、李世民父子關係密切,可能有同病相憐的原因,畢竟都戴了綠帽子嘛。
父子倆在翠微殿後殿敘話,前面,李善正在與十幾個人送別……送別被流放嶺南的魏徵、杜淹,至於橋公山、杜鳳舉那就沒人管了。
杜淹出自京兆杜氏,姻親故舊數不勝數,其侄兒杜如晦還是秦王的左膀右臂,但來送行的人並不多,也都是看在京兆杜氏的面子上,而不是看在杜淹的面子上,更不是因為杜如晦……誰都知道這對叔侄早就翻了臉。
大部分人都是來為魏徵送行的,來的有太子中允王珪,以及東宮的韋挺、趙弘智、徐師謨、李志安,但讓人意外的是,天策府的房玄齡、凌敬也來了。
已經摘下官帽,換了身常服的魏徵並無沮喪之色,面容依舊堅毅,但背脊卻隱隱有些彎曲……顯然這次仁智宮事件給其的打擊並不小。
王珪、韋挺都頗為感慨,也覺得惋惜,當日是魏徵自請奔赴仁智宮為太子辯解,適才也是其第一個站出來言太子無罪,最終卻是魏徵被流放嶺南。
房玄齡、凌敬都與魏徵是舊識,雖然分立兩處,但也是有交情的,甚至房玄齡與魏徵的上一輩都是有交情的。
好一會兒之後,議論聲漸漸低了下來,眾人不自覺的分開一條路,魏嗣王李懷仁大步而來。
“拜見魏嗣王殿下。”
“你我之間,難道應該是這等稱呼嗎?”李善挽住下拜的魏徵的胳膊,也不管其他人,拉著就往邊上走去。
“是小弟求了陛下,之後又求了秦王殿下。”
李善的第一句話就讓魏徵大為驚訝,他內心深處的沮喪主要就來自被流放,被流放的自己還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嗎?
但沒想到卻是李懷仁的手筆。
“某視魏玄成為兄。”李善將一個包裹遞給了魏徵,“且離京幾年,等長安塵埃落定,不論何人勝出,都會召玄成兄回京。”
魏徵怔怔的看著面前的這位青年,他當然明白對方的意思,離開幾年,等奪嫡落幕之後,若是太子得手,自己自然肯定被召回,若是秦王勝出……李善已經說了他去求過秦王了。
李善揮手叫來了兩個親衛,“你們隨玄成兄南下,務必護佑。”
“是。”
後方的送行人群中,有人幽幽嘆道:“李懷仁堪稱有情有義。”
一直送到鳳凰谷外數里處,眾人才頓足,魏徵眼神複雜的看著李善,上前幾步,低聲道:“小心裴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