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冷冷的看著李善,“若無實證,殿下不可亂言。”
孫伏伽也不吭聲了,這裡面的水太渾了,自己還是不趟的好。
“還請蕭相息怒。”李善笑吟吟的解釋道:“其實前幾日抵仁智宮,聽諸位同僚盡敘經過,晚輩就有所揣測。”
“不論其他,這場民亂必然不是預計之內的。”
孫伏伽微微點頭,蕭瑀也心裡贊同,因為這場民亂雖然使的齊王李元吉臨時帶走了一半守軍的兵力,直接導致了鳳凰谷被攻破,翠微殿險些被攻破,但誰都無法確定李淵會指派在歷次戰事中並沒有傑出表現,反而屢屢犯蠢的李元吉領軍。
如果是尉遲恭、蘇定方、段志玄這些名將,楊文幹還有起兵的膽量嗎?
“宜君倉內如果糧米充足,那楊文幹養的私兵也不至於去洗劫村落,引發民變了。”李善侃侃而談道:“那麼多糧米去了哪兒?”
“這不重要!”蕭瑀毫不客氣的說:“陛下命你查清叛亂由來,坊州屬官私賣糧米,當另外處置。”
李善一攤手,“晚輩是因為杜鳳舉舉告太子謀反,才上稟陛下,傳召杜淹、杜楚客。”
“誰知道杜楚客抵達仁智宮後,初初一問,就提及玉壺春酒肆糧米出自宜君倉……難道讓晚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蕭相別忘了……”李善說著衝一旁的宮人努努嘴。
每場審問,對每個人的審問,李善特地從李淵身邊借了近侍來謄抄以備,換句話說,審問杜楚客……也是有謄抄記錄的。
蕭瑀臉有些發黑,視線轉向範十一,“何人問杜楚客?”
“霍國公、殿中監並吏部員外郎凌公。”範十一瞄了眼李善,心想這次倒是運氣不錯。
的確運氣不錯,柴紹、蘇制都是李淵的嫡系,但也帶上了李世民的心腹……正好選中的是凌敬。
在凌敬輕描淡寫的威脅中,杜楚客一股腦將所有的事都倒了出來……本來李善是準備從周舫這個司庫參軍著手的。
“拿來!”
片刻之後,看完記錄的蕭瑀臉更黑了,會不會關係到秦王不好說,但杜淹算是跑不掉了……這位京兆杜氏子弟,到底充當了個什麼樣的角色?
蕭瑀陷入這樣的深思……而李善如果知道,會直截了當的告訴對方,杜淹那就是面堵風的牆啊!
封倫特地將杜淹給牽扯進來,最後又使杜淹找了個人去舉告太子謀反……無非就是想亂中取利。
楊文幹謀反,那太子是跑不掉了,而杜淹給牽扯進去,那秦王八成也是跑不掉了的……他封倫卻是沒什麼責任的,杜淹想賺錢,我只不過幫忙而已,杜淹舉告太子謀反,我在後面慫恿,當然是為了秦王能儘快入主東宮啊。
李善又恢復了懶散的模樣,心想已經將杜淹牽扯進來了,接下來就要看杜淹肯不肯老老實實的交代了。
一邊想著,李善一邊瞥著蕭瑀,這個訊息應該很快就會傳到李世民那邊,有凌敬敲邊鼓,想必李世民很快就會疑心……凌敬已經私下提及,這位秦王殿下在七月十五日就有些心疑封倫、杜淹了。
很抱歉,這段時間實在沒空碼字,而且也卡文,前面埋下的線索都要一一對應,但肯定不會太監的,收尾還有一段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