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宇文寶是在七月十五日黃昏時分在沮原橋截殺信使,按照路程計算,很可能是李元吉已經知道了宇文穎封詔傳楊文幹,而後者很可能起兵,才會命宇文寶動手截殺信使。
換句話說,這封信未必能使楊文幹下定決心起兵謀逆,但如果楊文幹不起兵,李元吉並不會露出什麼馬腳。
關鍵在於楊文乾的確起兵了,而自己在最後時候趕到,才會使李元吉露出了馬腳。
李善在心裡盤算這種可能性比較高,疾步進了翠微殿後殿。
“懷仁來了。”萬貴妃笑著招呼。
“拜見陛下,拜見貴妃。”
“據說江都郡公頗有進益?”李淵隨口道:“對了,昨晚懷仁提及,啟程時候讓親衛將道生接到莊子上了。”
“多謝魏嗣王。”
“呵呵,畢竟是臣的學生嘛。”李善笑著這麼說,其實接來的人也不是一兩個,比如長孫氏、張文瓘、王仁表,也就是順手將萬宣道一併帶了過去。
“你的學生?”李淵接過李善遞來的信紙,調侃道:“你把苑孝政也接過去了?”
李善連連咳嗽,忍住沒翻個白眼,苑孝政那個學生……你李淵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啊?
萬貴妃正要接過話茬,卻看見李淵的臉色漸漸變得鐵青。
“是寫給楊文乾的。”
“是。”
“是太子中允王珪。”
“落款的確是王叔玠。”
昨晚李淵差不多能確認主謀是齊王,而太子也少不了插手,說不定二郎都有手筆在裡面,但今天就看到了這封信。
什麼叫證據確鑿?
這就是了。
李淵在心裡推測時日,昨日遣派殿中監蘇制、淮陽王李道玄去京兆,按照路程,明日黃昏之前,太子就應該到了。
劉弘基、張平高那邊會不會有問題?
如果沒有問題,太子敢這麼做嗎?
半響後李淵低聲問:“寧州兵力何時能到?”
“韋雲起啟程前提及,盡起騎兵,今日黃昏前必抵。”
這時候,外間宮人傳報,片刻後柴紹疾步而來,“陛下,太子在鳳凰谷外請見。”
“什麼?”李淵霍然起身,第一時間問:“多少人?”
呃,這是李淵怕長子帶兵殺過來。
柴紹的臉色有些古怪,“攜二十餘人,其中十人是懷仁親衛,昨日隨殿中監、淮陽王啟程,昨夜在華原縣遇見。”
“另有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衛率韋挺。”
李善的心立即放了下來,自己的推測沒錯,太子那邊的的確確是完全不知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