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第九百零五章 最後時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零五章 最後時刻 (1 / 2)

天台山上,疲憊的李世民毫無儀態的癱在一塊大石上,但依舊專注的盯著山下再次聚集準備強攻的敵軍,嘴裡不停的發號施令。

都說秦王勇武善攻,但其實亦善守,這已經是第三日了,梁軍想盡了一切辦法,攻佔了大半個仁壽宮,但始終無法攻上天台山。

天台山共大小四條道路,李世民分別遣派程咬金、尉遲敬德、鄭仁泰把守三條小道,自己率秦瓊、尉遲恭把守最重要的中路大道。

李世民將山頭上的大殿拆除,或以巨木堵塞道路,或以礌石克敵,或以門板抵禦弓箭,但即使傷亡頗重,梁軍依舊強攻不退,這條山路上佈滿了雙方將士的血肉。

“一夜未眠,先去歇息會兒吧。”

“父親,孩兒適才睡了會兒。”

李世民勉強支撐著起身,李淵示意一旁的中書令楊恭仁上前扶了一把。

雖然受了箭傷,但李淵並沒有只躺在那兒,這幾日他似乎又回到了當年的戰場,雖然讓李世民總領全域性,但李淵時常巡視各處,一方面以撫慰軍心,一方面也是顯示自己無礙以激勵士氣。

“二郎辛苦了。”李淵感慨的看著次子臉上的箭痕。

昨夜梁軍夜襲,李世民率親衛死戰不退,終於等到了援軍,但臉上也留下了這道箭痕。

“分內之事。”李世民平靜的說:“只是尉遲恭、李孟嘗都中箭傷重,難以再戰了。”

一旁的楊恭仁嘆了口氣,低聲道:“適才斥候來報,凌晨時分,梁軍偷襲,西邊的程咬金率親衛應敵,摔落山崖,雖不致死,但左腿骨折。”

李世民的臉頰顫了顫,三日內,天策府的損失讓他心頭啼血。

李淵神色極為陰鬱,他明白次子話裡的言外之意,雖然是依山而守,但唐軍本就幾百士卒,而梁軍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思路長途奔襲,自然是不惜傷亡全力猛攻。

如果援軍再不來,只怕要守不住了。

當日亂戰,訊息早就散開了,貴為天子的李淵被困仁壽宮,自然不可能沒有援軍,其實就在昨日,駐守雍縣本已經北上援隴州的三千唐軍就抵達了仁壽宮。

當時梁軍大亂,山頂處觀望戰局的李淵大喜,命李世民率殘卒下山,前後夾擊……但李世民顯示出一位戰場統帥的敏銳眼光,拒絕了李淵的命令。

李世民發現山下的梁軍動態非常的奇怪,越靠近天台山的梁軍,越顯得嚴整,距離天台山略為遠一些,靠近來援唐軍的梁軍,越顯得混亂。

而事實是李世民猜對了,梁洛仁一邊猛攻仁壽宮,一邊也廣派斥候,早就發現了來援的三千唐軍。

面對疾奔而來的三千唐軍,梁洛仁張望以待,誘敵深入,就在仁壽宮外,以左右兩支騎兵夾擊,輕而易舉的將援軍擊潰。

梁洛仁甚至都準備好了應對下山夾擊的唐軍,準備順勢攻上天台山,可惜沒能等到李世民。

仁壽宮周邊的幾個州府,涇州兵敗、岐州兵敗,如今只能指望隴州或者京兆了。

李淵咬了咬牙,“算算日程,京兆援軍今日應該能到了。”

李世民沒吭聲,從仁壽宮快馬疾馳,一日夜內就能抵達長安,雖然當日沒有遣派使者,但那一戰梁軍急攻仁壽宮,並沒有追殺潰逃的唐軍士卒,訊息應該在很短時間內就傳入長安了。

按道理來說,如果太子李建成第一時間出兵,昨日黃昏前就應該抵達仁壽宮了。

一旁的楊恭仁低聲道:“若是不出意外,邯鄲王今日也應該到了。”

仁壽宮與汧源縣之間的距離,與長安的距離差不多,李淵在心裡琢磨了下,搖頭道:“隴州尚有戰事,難以分兵,而且懷仁親衛翻山越嶺,很可能是步行,速度不會很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