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雖然不擅權謀一道,但人不笨,笨蛋也不能成為青史留名的名將,其他人未必猜得到,李客師、李楷這等知曉內情的也只是影影綽綽有些猜測,但蘇定方卻是能肯定的,此戰之後,李善要以雪夜襲簫關或受傷、或生病的理由自請回朝。
但蘇定方還是有些遲疑,原因很簡單,這場戰事還沒有結束,而接下來的戰事不說一馬平川,但難度已經不大了。
會州、靈州地勢平坦,可容大股騎兵縱橫,看起來似乎梁師都以及附屬部落在這方面並不吃虧,但賬不是這麼算的,有簫關在手,握住了戰場主動權,而唐騎在裝備、糧草各個方面都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更何況梁師都還有繼續下去的膽量嗎?
如果說之前涇州一戰、襲取簫關兩戰是啃骨頭,那接下來的戰事那就是在吃肉,自己此時接手……等於是在搶功。
蘇定方也知道外人不會如此看待,因為自己和李善的關係太過密切,但終究自己心裡卻不舒服。
但這是李善早就在謀劃的,甚至早在涇州一戰之前就有所準備了,在此次出征的時候,李善身邊親衛出身的將領都得到了重用,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知道並且信任他們的能力,但也是刻意為之。
涇州一戰,蘇定方擔任騎兵總管,張仲堅獨領前軍。
之後出兵固原,蘇定方獨領前軍,而張仲堅率銳士破簫關。
特別是原州戰事中,可以這麼說,如果涇州大捷還能說是眾將齊心協力的結果,那原州戰事基本上都是蘇定方、張仲堅的功勞,其他人全都淪為了背景板……換誰都無所謂。
拿下簫關之後,李善第一時間將蘇定方調到了簫關,這是名正言順的,一方面蘇定方是其嫡系,另一方面他領前軍,距離最近。
說到底,李善希望蘇定方能越過竇軌出任靈州道行軍總管……在李善立下大功,卻拋棄軍權回京的前提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至少是有操作性的。
其實竇軌出任大軍主帥也行,但李善、李世民都更希望是蘇定方……一旦長安事變,蘇定方有可能成為秦王一脈最為重要的外援。
蘇定方雖然資歷淺,名望不高……主要是被李善襯托的有些黯淡,但既是國公,又在此戰中多次立下大功,未必沒有這個資格,更何況他身後還有一座靠山。
如果說之前的李善沒有資格,但現在的他絕對有資格成為靠山,更何況下面眾多將領中,馮立、薛萬徹、段志玄都曾是蘇定方的部將,張士貴、馬三寶、李客師、闞稜都與其交好,更有侯洪濤等一干親衛出身的將領,蘇定方若能出任主帥,足以掌控大軍,不說覆滅,但必能驅逐梁師都。
“阿史那·社爾流言蜚語……”李善輕笑道:“雖然陛下信重依舊,但……”
至少要表現出自己的態度,李善心想,皇帝這種生物到底怎麼想誰都無法確定,一旦猜錯了,那樣的代價是自己不想付,也付不起的。
更何況歷史的面貌依舊大不一樣了,李善實在放心不下,他對李世民有信心,但這一世……李靖估摸著這一世與大唐軍神無緣了,房玄齡依舊與度如何齊名為天殘地缺了,平陽公主都生了個女兒了,變化太多也太大了。
聽李善提及長安諸事,蘇定方微微點頭,“竇公?”
“我去說。”李善早就盤算好了,“若是能得手最好,若是不能,竇軌持身中立,你要掌控騎兵,盯著馮立、薛萬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