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快坐。”李世民笑道:“已經等了好久了。”
“有人盯梢。”李善一邊行禮,一邊道:“清理乾淨了才來。”
房玄齡與杜如晦對視了眼,都知道應該是裴世鉅……如果被其跟蹤到這兒來,說不定還真會鬧出大亂子。
不用做太多,只要在周圍點上一把火,猝不及防之下,來救火的百姓、巡夜的金吾衛士卒以及坊正說不定就會看見李善、李世民或者房玄齡出現在同一地點。
明日流言四起,再加上裴世鉅在幕後推動,很多事情都會失去控制。
李世民顯然也想到了這點,點評道:“裴弘大少年便因心計過人而得文帝賞識,懷仁日後需提防一二。”
“只要殿下成就大業。”李善笑道:“多年前便下定決心相投殿下,其一為殿下風采,他日必為一代明君,其二輔佐明君,以保自身。”
李世民點點頭,他心裡也很清楚,早在李善還在山東的時候,其與裴世鉅之間的勝負就必然與奪嫡的結局相關聯。
略過這個話題,李世民低聲道:“此次突厥大敗管國公,與梁師都復三州之地,來勢洶洶,懷仁以為如何?”
很意外李世民沒有直接提起正事,李善有些驚愕,沉思良久後才道:“頗有詭異之處。”
“懷仁細細道來。”李世民展顏一笑,“長夜漫漫,儘可詳述。”
“管國公亦是沙場老蔣,遭突厥偷襲伏擊,雖然不知細節,但實在……”李善搖搖頭,緩緩道:“胡人行軍,手段繁多,但多仗快馬利箭,或有突襲,但先銷聲匿跡,以敗退誘敵深入,再行伏擊敗敵,這不是突厥慣用的手段。”
李善當年在代州,生怕突厥來襲,所以特地詢問過當地將校,突厥人人騎馬攜弓,常常神出鬼沒,但這主要是因為良駒快馬帶來的速度,而不是銷聲匿跡的偷襲……一方面是因為騎兵來襲,有經驗的老兵很遠就能發現地面震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草原遼闊平坦,很難隱藏行蹤。
而這次不同,顯然是一次成功的誘敵深入的全盤謀劃,這是違反常理的。
李世民轉頭看看房玄齡、杜如晦,笑道:“孤未有料錯吧?”
房玄齡拱手道:“還是殿下有眼光,懷仁果有將才。”
“靈州戰事乃是九月四日。”杜如晦向李善解釋道:“但今日黃昏時分,錢九隴、楊則陸續送來戰報,阿史那·社爾早在八月十九日就已經自號都布可汗,與突利可汗結盟。”
“都布可汗……”李善輕輕吐了一口長氣,“看來頡利可汗已經死在其手了。”
其實原時空中的阿史那·社爾的確稱汗,也的確自號都布可汗,不過那是他攻佔西突厥大半領地後的事情了,這一世阿史那·社爾卻在東突厥稱汗。
“八月十九日、九月四日……相隔近半個月。”李善嘆道:“阿史那·社爾此人的確有些韜略。”
李善很確定,這種誘敵深入,伏兵四起的謀劃,一定出自於阿史那·社爾之手,自己的擔憂果然成為了事實,被李淵放回的那個阿史那子弟成了心腹大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