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當即刻入宮請戰……”
“不不不……還是等陛下召見!”
“但若是東宮……”
凌敬面無表情的看著長孫無忌一個人在那自說自話,頗有些手舞足蹈、喜不自禁的模樣……對於長孫無忌而言,突厥破關是個好訊息。
事實上,在知曉李善身世的天策府幕僚中,長孫無忌對李善的觀感是最差的……雖然李善和長孫家、高家的關係都維繫的很好。
但長孫無忌……用李善的話來說,和自己氣場不合。
突厥騎兵出現在猩州,意味著很可能雁門關已經被攻破,若是任城王難以抵禦,那麼接下來秦王李世民有可能重上戰場……這對長孫無忌來說,的的確確是個好訊息。
凌敬沒吭聲,他知道自己不宜開口……甚至往壞裡想,李世民等人就算擔心,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擔心雁門關,擔心河東,而不是擔心還在朔州的李善,而自己和李善的關係太深了。
“戰報入京,陛下必然召見宰輔,殿下當即刻入宮。”杜如晦思路很清晰,“如今只是一份戰報,戰局不明,殿下當審時度勢。”
房玄齡微微頷首表示同意,即刻入宮這是必須的……因為在軍事方面的策略,李淵最重視的永遠是李世民。
但在如今的局勢下,不到萬不得已,李淵是不會許李世民再領兵權的……歷史上李世民在這一年領兵出征河東,抵禦突厥,那是在李建成擒斬劉黑闥,手握戰功的前提下的。
一旦李世民再次大捷而歸,東宮的威望差不多就要被消磨乾淨了。
李世民在心裡來回盤算,試探問:“道宗、道玄、三胡?”
在突厥現身河東猩州的時刻,朝中必然會設河東道行軍總管,總領河東戰事,關於這個人選,東宮不可能不插手。
如今為幷州總管的任城王李道宗是個人選,在京的左威衛大將軍淮陽王李道玄也是個人選,但李世民懷疑東宮會推出齊王李元吉……雖然這位少有戰功,但身份卻是親王爵,是能穩穩壓一頭的。
“還有個人選。”凌敬突然開口,“靈州總管襄邑王李神符。”
“不錯。”房玄齡點頭道:“絕不可讓襄邑王回河東!”
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後,李神符已經徹底投入東宮門下,再也無法回頭,一旦戰事不利,東宮很可能有將李神符送回河東。
武德五年,頡利可汗劫掠河東,時任幷州總管的李神符是頗有戰功的,之後兩年內,突厥再無破關之舉……雖然這個功勞李神符未必有臉去領,但事實擺在面前。
杜如晦沉默片刻後,揚聲道:“局勢不明,殿下先行入宮。”
李世民不再拖延,起身出屋,送出門外的凌敬輕輕嘆了口氣,若是任城王李道宗不能抵禦突厥,除非是淮陽王李道玄,否則無論是齊王還是襄邑王,視線都不會落在朔州的李善身上。
如今的局勢,實在兇險。
兩儀殿內,氣氛頗為壓抑,平陽公主面無表情的站在李淵身側,奉命轄北衙禁軍,她在殿內也能說得過去,一份份的戰報透過她的手送到李淵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