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張文瓘是不同的,雖然交情也深,但他當年險些身死武城,關鍵時刻李善遣蘇定方率兵破城,張文瓘才得以倖存。
張文瓘也不傻,畢竟歷史上再過幾十年也官至宰輔,隱隱察覺到,李楷比自己知道的更多,關係更深,李善當初向李靖讓步,其中因素有很多,但他與李楷之間的交情顯然也佔了不小的比例。
“不用說了。”李善再次加力,硬生生將張文瓘扯起來,“你我交好已非一日,難道某會眼睜睜的看著嗎?”
“王君昊、張仲堅!”
“在。”
“在。”
“點齊兵馬,戰馬、軍械、口糧均要齊備。”李善面如寒霜,“隨時聽命啟程。”
扶住又要下拜感激的張文瓘,李善低聲問道:“戰況細細說來……某問,你說。”
先倒了一杯水給張文瓘,李善緩緩坐下,在心裡告訴自己,每逢大事,需先有靜氣。
既然躲不過去,那就只能迎難而上,退避三舍……向來只是策略。
李善穿越到這個時代,但依舊保持著前世秉性,遇到難處,他的第一選擇從來不是退避!
“梁軍兵力?”
李善問的第一個問題最為重要,按照李善的預測,梁軍不太可能傾盡全力來攻打隴州。
“約莫兩三千,大部分都是騎兵。”張文瓘回憶道:“其中還有部分胡人,但應該不是突厥……因為都是聽令於梁軍將領。”
李善微微頷首,梁師都依附突厥,說白了就是阿史那一族養的一條狗,向來只有狗仗人勢,主人是不會讓狗騎在脖子上作威作福的。
突厥內亂應該還不會這麼快得以平息,這麼看來,梁師都此次來犯,很可能是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突厥的謀劃……李善稍微放心下來,如果突厥來了,自己也只能跑路了。
“華亭縣城可能堅守?”
“別駕張世隆率三千唐軍追擊,中伏兵敗身死,逃回的殘卒不過三四百,加上城內守軍,共計千餘。”張文瓘嘆道:“但士氣低迷,兵力折損殆盡,只能依城而守,梁軍全力攻打……”
顯然,張文瓘不太看好華亭縣城能堅守多久。
李善在心裡反覆盤算,梁軍也不過就兩三千人,數量倒是不多,如果沒有後續兵力,應該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可惜常達、張世隆兩個廢物!
之前楊則就提起過,張世隆前隋就出仕為鷹揚郎將,梁師都當年起兵,擊敗的第一個隋朝將領就是張世隆……這次好了,不僅又敗了一次,連性命都填進去了。
自己的親衛隊雖然只有三百騎,但都是絕對的精銳,大部分都經歷過去年大戰,鎧甲、良駒、唐弩一樣不缺,張士貴曾經提起過,就這些親衛的戰力,不比天策府的玄甲騎兵差多少。
張仲堅從候晨那邊來投的青壯中挑選出四百精銳,大都也是上過戰場的老兵,配備戰馬、軍械,不過鎧甲不多,畢竟一般的府兵都未必有,就算有也都是幾代相傳的,幾個月前這些人還都是流民,
自然不可能有。
皮甲倒是不少,但來犯的梁軍中有不少精於騎射的胡人,皮甲的防禦力未必夠。
但終究七百騎兵,這是如今的隴州是一股不算弱的兵力,只要梁軍不大舉來犯,李善覺得,只要不冒進,至少能解華亭之圍,畢竟論騎兵戰力,梁軍沒有太大的優勢兵力,是不能與唐騎抗衡的。
但如果華亭失守……李善看了眼張文瓘,有可能的話將張文禧搶出來,但如果沒機會也沒辦法,只能撤兵到汧源縣等援軍了。
正想到此處,門外朱八悄然入內,“郎君,長史楊則來訪。”
“讓他進來。”李善眉頭一揚,大軍敗北,楊則也坐不住了……畢竟和自己不一樣,楊則可是有守土之責的。
楊則匆匆忙忙的疾步而來,第一句話就是,“殿下欲率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