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門外一陣馬嘶聲,接著是亂七八糟的嚷嚷,李善出門一看,今日一早就入城的母親朱氏回來了,拉著馬車的馬匹被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驚著了,馬腿高抬,不停嘶鳴,惹得趕來的朱瑋一頓叱罵。
「母親回來了。」李善笑著迎上去,「可還順利?」
朱氏哼了聲,看了眼周圍人,邁步進了門,才幽幽道:「長安坊間皆言,邯鄲非推敲不可成詩,下次需推敲良久。」
李善臉都僵了僵,還是那兩句殘詩流傳出去鬧的……雖然把張文瓘揍了一頓,但崔信也耿耿於懷,這些天都沒讓自己進門,不得已才讓母親在除夕日去了一趟。
入了後院,朱氏坐定歇息片刻,讓侍女出去,才開口道:「十一娘與其母倒是有氣度,知曉非大郎本意,只是誤傳而已,但……」
「但崔舍人頗為不滿。」李善咂咂嘴,「預料之中。」
朱氏有些疑惑,「大郎與崔舍人有些間隙?」
「自然沒有。」李善哭笑不得……實話實說,在重視子嗣的古代,很難碰上崔信這種寵女狂魔。
朱氏看看兒子的神情,知道這廝沒說實話,但也懶得再問……這兩年,兒子成長甚速,心思頗深,自己也看不透。
「這是十一孃親手製的。」朱氏從帶回來的箱子裡取出一個匣子遞過去。
「好漂亮。」李善眼睛一亮,匣子裡是一頂皮帽,根毛柔軟適宜,一體通紅,如同一團正在燃燒的火焰。
「年初你帶回來的火狐皮。」朱氏解釋道:「十一孃親手製了兩頂皮帽。」
顯然是一人一頂……李善想了想,好像沒聽說過十一娘擅女紅啊,而且還是皮帽這種,如果是剛剛學的,只怕崔信也要心酸難忍了。
「噢噢……」李善拖著長長的調子,笑著說:「母親,兒子這個媳婦挑的不錯吧?」
「你不是一力相拒嗎?」朱氏嗤笑道:「若是有意,當年如何會在清河斬崔氏子弟頭顱?」
李善眼神閃爍,乾笑著沒吭聲……自己和十一娘這段姻緣,可以說是天合之作,也可以說是錯進錯出。
最早的錯進錯出是那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之後去年芙蓉園一事,崔信其實是想把李善推出去攔一攔有意求親的燕郡王羅藝獨子,而李善卻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丟擲了那首《愛蓮說》。
也就是這首《愛蓮說》,才讓世人將李善與崔十一娘視為天合之作,也讓崔信夫妻一籌莫展……想再找個門當戶對,都找不到了!
不過自己曾經拒絕與清河崔氏聯姻,這件事當時在場的只有凌敬、蘇定方,以及馬周!
蘇定方那不可能,凌敬也沒有必要,會是馬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