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常曾祖那一支在北魏年間頗有勢力,河陰之變,其曾祖李靜及三個兄弟均喪生。」爾朱義琛面無表情的說:「自此之後,這一支日漸衰微,李孟常其父已然淪為饑民,李孟常本人遁入山中為盜。」
「段志玄……他應該不是。」
「嗯,段志玄那是衝著你來的。」
李善摸了摸鼻子,「那封倫呢?」
「這就是為什麼某斷言此事必是封倫指使。」爾朱義琛苦笑道:「其祖父封回,北魏鎮東將軍,亡與河陰之變,其父效忠高氏,屢屢進言,終使高歡舉刀。」
「那……」李善覺得,爾朱一族幾乎都被族滅了,也算是對方報仇了,還揪著此事作甚?
爾朱義琛小聲說:「封子繪未過五旬暴斃而亡,傳言乃是刺客所為……」
李善呃了聲,「真的?」
「誰知道?」爾朱義琛撇撇嘴,「封子繪乃封倫之父,韓陵之役中就是他進言高歡,導致幾乎全族被誅殺,祖父當年若不是機靈,與嬉戲孩童換了衣衫,只怕也要被殺。」
「那之前……」
爾朱義琛知道外甥在問什麼,徑直解釋道:「之前默默無聞……如今聲名鵲起,自然引人矚目。」
李善呆了好一會兒,喃喃道:「都百年了……至於嗎?」
「十世之仇亦報。」爾朱義琛面容都擠成一團了,說起來報復堂兄堂妹甚至是對面這位大唐邯鄲王都可能,但自己可不是爾朱榮的嫡系子孫,背這個鍋背的太委屈了。
李善神情有些僵硬,「還有誰?」
「太原王氏晉陽支第一房、第二房,這兩房始祖王遵業、王廣業兄弟都是死在河陰之變。」爾朱義琛熟練的說:「琅琊王氏的王誦。」
「河東聞喜裴氏西眷房的裴詢、裴延儁,洗馬房的裴元直。」
「博陵崔氏大房的崔忻,三房的崔暹。」
「渤海高氏的高長雲,解縣柳氏的柳諧。」
李善一陣齜牙咧嘴,爾朱榮這廝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你要全都殺光了也就不說了,但殺了人,人家有兄弟……好吧,很多兄弟都死了,但人家都是有兒子甚至孫子在世的,真的是十世之仇都不能忘啊。
「范陽盧氏的盧仲宣,隴西李氏的李瑾……」爾朱義琛頓了頓,解釋道:「李謹之孫是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的李玄道,與秦王交好的李大師是其侄兒。」
「隴西李氏還有李暖、李昞、李義慎……約莫有好幾十人,受創最重。」
李善聽得心驚膽戰,小心翼翼問:「丹陽房沒有吧?」
「丹陽房始祖乃是李雍長子李倫。」爾朱義琛搖頭道:「倒是沒有,不過……」
「甚麼?」
爾朱義琛同情的看了眼李善,「清河崔氏大房的崔士泰,南祖烏水房的崔勵……後者乃是崔信的曾祖。」
李善深吸了口氣,起身道:「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