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樣……”
李善一邊說著,兩隻手用力一搓,身旁五六歲的小男孩哇哇叫,手舞足蹈向飛遠的竹蜻蜓追去。
“懷仁倒是有些童趣。”柴紹笑著調侃道:“下次馮家再有人入京,倒是要問問了……”
李善翻了個白眼,心想自己以後得換一套說辭了,不能每次都推到嶺南……呃,就像詩文一道,最早全丟給嶺南,之後私下說是夢中神人所授。
這種說法,大部分人都是不信的,但也有半信半疑的……比如最熟悉李善的馬周、凌敬等人。
“舅舅,舅舅。”小男孩抓著竹蜻蜓又跑回來,央求李善再飛一次。
這小男孩是平陽公主和柴紹的長子柴哲威,自然是叫李善舅舅……在小傢伙的眼裡,這位小舅舅比其他舅舅好玩多了,也會玩多了。
李善隨手一搓,柴哲威跟著飛起的竹蜻蜓又顛顛的跑遠,想必對他來說,這樣的體驗比較少……柴紹這一年多都閒置在家,就算馬引事都是交付手下去處理,據說專門管著兩個兒子的開蒙。
“三姐還沒好呢?”
李善正說著,平陽公主就從內室出來了,一邊走著,一邊摸著身上的棉襖,一副新奇模樣,蒐羅棉籽當時大部分還是她吩咐侍衛去做的,沒想這花兒居然還能填充衣物保暖。
“還不錯。”
平陽公主簡單的讚了句,惹得一旁的丈夫忍俊不禁。
柴紹實在是無語,因為李善登門,妻子特地請了假待在在家裡等著,結果這貨送來了兩件棉襖,這玩意能穿著出門嗎?
呃,的確不太好看,是李善畫了圖紙,讓周氏、小蠻縫製的,差不多就是後世綠色軍大衣的樣式……柴紹第一時間拒絕了,丟不起這個人,倒是平陽公主願意試一試。
忍了又忍,柴紹吐槽道:“懷仁赴任代州年許,據說每次送信回長安,都是大箱小箱的送到崔府……”
意思很明顯啊,你小子給崔十一娘送了多少珍寶,我們夫妻在長安給你撐腰,你就拿這玩意來糊弄我們?
李善乾笑了幾聲,而平陽公主掃了眼丈夫,右手捏著棉襖上鼓起的地方,突然說:“除了禦寒之外,如果再填充其他……或許還能防禦弓箭。”
聽了這話,李善都蒙了,這個關注點好特別啊!
雖然你是歷史上數的出來的女將,但畢竟也是女人吧,不考慮棉襖臃腫不美觀,卻關心棉襖能不能抵禦弓箭?
但李善馬上想起來了,歷史上好像的確是有棉甲,不過要等到明朝。
想到這,李善興致勃勃的說:“三姐好眼力!”
“在棉花裡夾入鐵片,再固定一下。”平陽公主點頭道:“回頭你做幾副,在禁苑試一試。”
其實明朝的棉甲主要是防禦火器的,當然了,對弓箭防禦力也不錯,李善一邊應者,一邊說起武器監。
平陽公主一時沒聽懂,一旁的柴紹笑罵道:“武器監可不管這些,武德元年雖建武器監,下設甲鎧署、弓弩署等,不過後來都轉去少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