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諸將調職,願留在馬邑,或願遷職代州、忻州,均可商議。”
“留在軍中或行軍屯,授左武衛軍職,不願從軍,可遷職三州總管府屬官,孤可一言而決。”
“昨夜許走,今日定奪,不可違背。”
正如昨晚席多所言,李善將各條路明明白白的擺在各人面前,你們選吧。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所有人都聽得懂言外之意,既然你們沒有走,而是選了這一邊,那他日若是出了么蛾子,就別怪我李懷仁手辣了。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自己選的,李善首先看向的是杜士遠,作為曾經的叛將,此人的身份和其他將領有著明顯的不同。
“年初吏部擇房仁裕出任忻州總管。”李善走到杜士遠面前,“房仁裕出身清河房氏,為前隋常州別駕房子曠之子,族侄即秦王心腹幕僚房玄齡。”
“突厥入寇河東多年,忻州一地頗受劫難,數個折衝府出缺驃騎將軍,士遠可願任之?”
杜士遠怔了怔,旋即起身拜倒:“多謝殿下。”
驃騎將軍官位不算高,掌折衝府,但卻是十二衛將軍體系中的基層將校……當然了,身為驃騎將軍,是沒有調兵權的,而且遠離雁門關,李善也是刻意為之。
但不管怎麼樣,這是個很不錯的安置方案。
苑君璋舊部與代州、忻州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但戰場搏殺,生死有命,而杜士遠身為叛將卻能出任折衝府主官,這讓很多人都鬆了口氣。
衛鵬悄悄看了眼席多,還真讓他說中了……邯鄲王必然先授職杜士遠,以安眾人之心,接下來應該是郭子恆了。
“子恆麾下五百精騎,千五步卒,堪稱勁旅。”李善踱步到郭子恆面前,“欲留馬邑,或願遷職代州?”
郭子恆嘆了口氣,“但憑殿下安置。”
郭子恆心裡有數,自己就算北竄五原郡,別說那千五步卒了,就是那五百騎兵也未必能帶走多少……自己就算不想忍氣吞聲,但形勢比人強啊,更別說唐軍如今對朔州、雲州施展的手段令人驚懼,自己就算想起兵,只怕在朔州也待不下去,最終只能淪為突厥的打手而已。
“代州總管府內……”李善嘿嘿道:“孤也不能做主啊,忻州總管府司庫參軍、司田參軍出缺,再或以軍職行軍屯,子恆可擇之。”
郭子恆琢磨了下,“願領司田參軍。”
還是距離雁門關遠一點安全,佔不到便宜,也不能被捲進去……郭子恆在心裡想,萬一突厥今年攻破雁門關,自己逃起來也方便一點。
這個答案有點出乎李善的預料之外,他還以為郭子恆不會放棄手中的兵權,寧可去種田也要保留兵權。
但郭子恆看的明白,去種田……手下那些士卒巴不得過上平安度日的好日子,自己保留兵權已經沒有意義了,反正自己也不準備再折騰了。
杜士遠、郭子恆兩個最為難的順利解決後,加上遣散的青壯,剩下的就是苑君璋的嫡系,也是其麾下最有戰鬥力的三千精騎。
李善這次沒有商量,直截了當的說:“牛斌、何流均授左武衛勳衛,分領騎兵,一部駐守馬邑,一部移駐代州,何人留,何人移駐,你們倆自個兒商量。”
李善完全沒有掩飾他的用意,說到底這次馬邑之行就是要徹底消除苑君璋的舊有實力,將其留下的舊部分拆瓦解,漸漸的融入唐軍體系中。
昨夜不肯走,那就只能接受這樣的命運……諸將也都心裡有數,這是他們不願意卻無法抗拒的結局。
至於李善攜帶來的那麼多從幷州軍、代州軍抽調的軍頭,肯定會塞到各軍之中,這也是毫無疑問的。
為什麼不反抗……和其他人不同,李善陸續對朔州,對苑君璋所用的手段讓諸將膽寒,但同時他給出了選擇,你們可以拒絕。
最終選擇赴宴,接受這樣的安排,諸將也都心有準備。
大大小小的事安置妥當,李善的視線落在了最後兩個人身上,一個是席多,另一個是張仲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