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影綽綽的聊了幾句,朱氏笑著提起正事,“大郎冊封郡王,延壽坊的那棟宅子上的匾額理應換一換……”
凌敬捋須笑著點頭,他在山東成名多年,少年時就以書法聞名。
朱氏換了口氣,繼續往下說:“聽大郎提起過,弘文館有位學士書法聞名天下……”
凌敬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作勢沉吟片刻,突然話鋒一轉,“列入宗室,冊封郡王,懷仁作如何想?”
朱氏眨眨眼,“自然欣喜萬分,還讓人拿了錢去買羊。”
對此,李善只擔心朱氏想不開,他自己是無所謂的,非常的無所謂。
前世李善對所謂的家族就沒什麼歸屬感,這一世也差不多……呃,因為李金才,族人都被殺得差不多了。
更何況,對於穿越者來說,歷史上從唐朝往後數,還有五代十國,還有遼金蒙元,接著還有滿清入關,血脈混雜……在這個時代隨便找個姓李的,說不定都是李善的多少代祖宗呢。
“什麼都沒說?”
朱氏想了想,“初歸家之時,神色有些古怪……但只說陛下恩重。”
凌敬這下好懸沒笑場,他和李世民都對此有一致的判斷,陛下是拿李善去頂鍋的……以他對李善的瞭解,這廝八成被氣得跳腳呢。
凌敬又問了好幾句,朱氏一一作答後將話題轉了回來,“弘文館那位……”
“可是虞伯施?”凌敬有些無奈,但人家虞世南的書法的確是比自己強。
虞世南乃名門之後,沉靜寡慾, 先後拜師於顧野王、徐陵門下,後又拜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為詩,深得大小王真傳,自此書法獨步海內,名望極隆。
所以,凌敬第一個就想到了這個人,虞世南先後出仕於宇文化及、竇建德,虎牢一戰後入天策府任記室參軍,為弘文館十八學士之一。
朱氏遲疑了會兒後搖頭道:“去年初大郎曾經向其求過書作,記得是姓褚。”
“褚希明?”凌敬眉頭一挑,同為十八學士的褚亮也擅書法,而且早年與虞世南、歐陽詢、徐陵、顧野王等擅書法的名士交好。
猶豫了會兒後,凌敬搖頭道:“褚學士年近七旬,年後臥床不起,難以持筆……”
“不對啊。”朱氏詫異道:“大郎說那人未過三旬。”
“什麼?”
“大郎贊其書法獨到,後世傳頌,必不弱於歐陽、虞公。”
凌敬臉色微變,“懷仁說的是褚學士長子褚遂良……”
“對對,就是此人,懷仁這兩日匆忙,後日就要啟程,拜託凌先生了。”
凌敬一口應下,笑著將朱氏送出門,臉上神色有些古怪,他記得就在去年末一次聚宴中,秦王殿下贊褚遂良書法獨到,恰巧在場的歐陽詢放眼,他日此子當與其、虞世基齊名於世,虞世基亦認可此言。
那是自然,歐陽詢、虞世基、褚遂良和後來的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就是因去年末此事,褚遂良方名聲鵲起,但李善卻是去年初
凌敬工於書法,不敢與歐陽詢之輩相較,但也算有些眼力……我都看不出來,你書法跟狗爬一般的,居然能看得出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