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冷眼旁觀,看兒子處置諸事有條有理,前後次序不亂,不由暗暗點頭,果然不一樣了。
蘇家、凌家也告辭離去,還要回去收拾收拾,他們兩家不用與別人擠,就住在李家宅院的邊上,近的走幾步路就能到。
蘇母起身猶豫了下,周氏住哪兒呢?
在館陶,周氏早就住到李善房裡了。
蘇母揚聲道:“聽聞姐姐收為義女?”
蘇母笑著點頭,“老身唯獨大郎一子,早就想要個女兒了。”
“宅子雜亂,還需佈置,略為等一等吧。”朱氏瞄了眼早就吩咐完事就是不肯出門的兒子。
這句話一出,大夥兒都放心了,就是小蠻嘟著嘴扯著李善的衣袖。
“乖,乖點。”
“再不乖,要揍你屁股了!”
“好了,別生氣,以後好好相處……”
李善心想,就你們兩這小身板……八成以後還要攜手對戰,是同盟啊,現在鬧什麼小性子!
臨出門前,李善輕聲道:“凌伯,德謀兄你是早認識了的,這位是孝卿兄。”
“王仁表拜見凌先生。”王仁表上前施禮,“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
“王……”凌敬遲疑了下。
一旁的李楷點頭道:“孝卿兄乃太原王氏祁縣子弟。”
“太原王……”凌敬瞥了眼李善。
來長安的途中,凌敬曾經和李善討論過門閥,他敏銳的察覺到李善對門閥有著明確的排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堅持斬殺崔帛。
即使不將這件事算進去,之前對崔昊的不客氣,對崔信聯姻一事的不上心,都證明了李善對門閥的排斥。
之前有李楷這位隴西李氏子弟,還能解釋為意氣相投,但剛剛回長安,就有太原王氏子弟登門造訪,顯然交情很不一般。
“凌伯還是第一次入關中,對長安頗為陌生,還請德謀兄、孝卿兄……”李善轉頭看著蘇定方,“蘇兄不如也聽聽?”
凌敬微微點頭,立即判斷出李善和李楷、王仁表的關係非同一般,因為他一直在惦記這件事……李善曾經說過,待回長安後,必會吐露身世。
其實凌敬最早遲疑要不要遷居長安,主要就是為此……不過看起來問題並不大,至少有外人知曉。
諸人正要出門,突然猛烈的咳嗽聲傳來,凌敬回頭看了眼,眉頭一皺,“此人可堪信任?”
李善慢條斯理的說:“先生此次山東一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噢噢,先生勸得程名振、齊善行出兵,亦屬有功。”
“但今日所言,雖非大事,但如若入耳,就再也下不來這條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