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敬呃了聲,這個……這個……好像是李善當**問俘虜時候胡扯的吧?
武德年間,孫思邈在關中、河東一帶名氣相當的大,事實上,他在開皇年間就名聲大噪,楊堅曾經召其入朝為官,但孫思邈堅拒,隱居太白山、鍾南山。
看看凌敬的表情,房玄齡也差不多知道答案了,苦笑道:“太醫署有意召懷仁入內。”
“什麼?!”凌敬臉色大變。
半個時辰後,凌敬敲開了李宅後院那間溫房的門。
“開玩笑吧?”李善聽得莫名其妙,“太醫署?”
“是專為皇室診治的醫者?”
“太醫署,南朝劉宋始創,原為門下,如今隸屬太常寺。”凌敬解釋道:“雖為顯貴診治,但主責授醫術,類國子監,分科考核,升、降、留、退均有規。”
李善大為感興趣,這和明清時期的太醫院完全不同,倒是有點像後世的醫科大學,“如今太醫署有多少人?”
“約莫三四百人。”
李善倒是想過,自己的醫術在這個時代……終歸有一部分能發揮作用的,至少戰場急救、設傷兵營很有用,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操持起來難度太大了,但若是能借助太醫署……
說白了,如今的太醫署主要不是為了治病,而是培養醫療資源,李善在心裡盤算,軍中醫者,若是能以戰功而論,應該能組建起一支小規模的醫療隊……關鍵是要給這些醫者上升的通道。
嗯,現在還不行,要等到李世民登基……凌敬之前就說過,李世民對設傷兵營非常感興趣。
看李善居然一臉嚮往的神色,凌敬都被氣笑了,“房玄齡非那等妄言之輩,若是你入太醫署……”
“也不是壞事。”李善小聲嘀咕,“不過吏部選試,也能入太醫署?”
“能。”凌敬很確定的說:“太醫署每年都會從民間挑選醫者。”
“如今想想,這段時日,坊間流傳你醫術極高……怕是有人推波助瀾。”
“會是李德武嗎?”
“杜淹?”
“王仁佑?”
凌敬嚥了口唾沫,“長安城內,你還得罪了誰?”
李善撓了撓下巴,“今日張文瓘來訪,倒是聽他提起……那首詩遞去,崔信頗為不悅。”
“你還真的將那首詩送了去?”凌敬目瞪口呆,“你不是絕了與清河崔氏聯姻之念嗎?”
“一首詩而已……”
“呸!”凌敬戟指罵道:“若是此詩流傳開,怕是崔信視你為敵!”
李善有點委屈,又不是情詩豔曲,唐朝……不是女人都挺開放的嗎?
凌敬在小院子裡疾步來回,“若是封倫不移位,吏部選試……就算過了,萬一將你打發去江南、巴蜀……”
“理應不會吧?”李善心想,李道玄那邊都說過了,李淵是認可自己在山東戰事中的功勞的。
不過,李道玄也曾提到過,李淵當日決定在科舉後召見自己……都半個月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