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永安六年,十二月十六。
上午。
從墊江城前往西北的路途中。
孫皓等人自從昨日一早離開墊江城後,又行進了一日。他們艱難跋涉,翻越山峰、穿行峽谷、鑽進密林、涉入河灘,保持著較快的行軍速度,一路前行。
孫皓早就對羅憲說過,此次前往成都,路途遙遠,但時間卻極為緊張,所以必須一直保持較快的行軍速度。之前,他們又在江州以及巴人地界,停留了一些時間,因此更需要加快行軍速度。
孫皓帶領的吳軍與羅憲帶領的蜀軍,都貫徹了這一宗旨。他們保持著較快的行軍速度,就是為了最終目標:儘快抵達成都!
與此同時。
蜀地,巴東郡,從白帝城前往朐忍的路途中。
吳國徵西將軍留平,帶領數萬將士,不斷行進。
這段時間,他們逆流而上,徐徐推進,逐漸蠶食蜀地巴東郡。
他們不止是乘船逆流而上,留平還派遣了一些將士,前往兩岸各地,招降各地蜀漢將領。
但大多數蜀漢將領,都拒絕歸順吳國。
因為蜀漢將領大多不降,留平麾下的將士們,與各地的蜀漢軍隊爆發了一些戰役。
在這些戰役中,吳國軍隊可以說是大勝蜀漢軍隊,但吳國軍隊也死傷慘重。
所以,留平麾下軍隊,急速減員,不得不向白帝城報信,請求再多派將士前來。
此刻,留平立於船頭,望向兩岸群山,神情凝重地想道:“此路艱險,不能推進過快,必須穩打穩紮。否則,將士們就會疲憊不堪,難以作戰。”
“若能就近招募兵士,他們更能適應當地環境,無論哪方面,都是對軍隊戰鬥力的提升。”
與此同時。
蜀地,涪陵郡境內。
吳國後將軍丁封、領軍將軍孫異,帶領數萬將士,在昨日攻下了涪陵城。
他們早就接到了,命令他們透過吳蜀邊境的聖旨。
於是,他們從武陵郡出發,沿涪陵水中游順流而下,徐徐推進,逐漸蠶食蜀地涪陵郡。
在抵達涪陵城下之時,他們與涪陵守軍,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丁封、孫異帶領的吳軍,出其不意,以較小代價攻下了涪陵城。
攻下涪陵城之後,丁封與孫異決定,暫且讓大軍在此休整。休整之後,再向蜀地腹地,徐徐推進。
他們同時上了一份奏章,向皇帝稟報已攻下涪陵城。
此刻,他們望向涪陵城外,心中對未來充滿期待。
與此同時。
吳國,壽春。
吳國大將軍丁奉,帶領數萬將士,正在牽制魏軍。
這段時間以來,他帶領麾下軍隊,與魏軍爆發了多次戰役。
丁奉老當益壯,親自上陣,奮勇殺敵,極大地鼓舞了自己麾下軍隊計程車氣。
他沿用了當年“雪中奮短兵”的戰術,令將士們卸甲奔襲、舍輜疾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