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績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孫皓,輕描淡寫地說道:“既如此,那就勞煩烏程侯走一趟。”
孫皓聽到此話之後,立即恭敬地說道:“好。”
但他接著又說道:“此事,必須先稟報皇帝,請求聖裁。”
施績、陸抗等人紛紛表示同意。
孫皓立即口述了一份奏章,由文書記錄下來。而後,派遣使者,立即加急送往建業。
再之後,孫皓就去進行準備了。
而陸抗也隨即離開了。
議事廳內的眾人見此,也逐漸散去。
次日。
永安六年,十一月初八。
上午。
孫皓準備完畢,之後就從白帝城出發了。
在他的身邊,張豐與李田緊緊跟隨,進行護衛。在他的身後,有近百名兵士不遠不近地跟著,處於一眼就能看見的位置。
而在孫皓身後更遠處,被鎮軍將軍陸抗命令來護衛孫皓的甘迪,帶領著一千多名兵士,遠遠地跟著,始終與孫皓保持著一里的距離。
甘迪體格精壯、面容剛硬,神情始終看似漫不經心。
雖然他的神情看似漫不經心,但他眼中銳利的目光可比鷹隼,如光似電,不時盯著前方,又不時環顧四周。
他緊握自己的長弓,身上揹著常年隨身攜帶的箭筒,將自己調整至隨時可拉弓搭箭的狀態。
這一行人,分三梯隊,浩浩蕩蕩地出了白帝城,向著西面而去,漸行漸遠。
午時。
他們根據斥候稟報的方位,來到了一片開闊的平地。這片區域,四周圍繞著重重山嶺。
而在這片開闊的平地上,有一座亭,其內有石桌石凳,在這片區域頗為顯眼。
正午的陽光照耀著這片開闊的平地,這座亭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閃耀熠熠光輝。
而且,此刻亭內有一人,已然落座。
漸行漸近的孫皓,眯了眯雙眼,看向亭內那個人影。
只見此人,身著華貴服飾,約莫三十歲上下,身材瘦削、面容清秀,正看向孫皓這邊,神情略微複雜。
此人,正是蜀漢北地王,劉諶!
在他的身後,也與孫皓一樣有近百名兵士跟著,處於相距大約二十多丈的位置。
孫皓按了按中興劍的劍柄與劍鞘,發現一直在顫動的中興劍,竟是平靜了下來。
“既如此,中興劍肯定就在此處!極有可能在劉諶身上!”他心中想道。
孫皓勾了勾嘴角,昂首闊步地走進了這座亭。
在他的身後,張豐、李田與那近百名兵士站在一起,不再接近,在相距大約二十多丈的位置,沉默地站定。
在劉諶身後大約半里的某處,蜀漢巴東太守羅憲,帶領著一千多名兵士,埋伏在不易被察覺的位置。
另一邊,孫皓身後大約半里的某處,甘迪帶領著手下一千多名兵士,也埋伏在不易被察覺的位置。
羅憲的神情極為焦急,而甘迪的神情卻是極為淡然。
雖然甘迪的神情淡然,但此刻他已然拉弓搭箭,瞄準了半里外那座亭內的劉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