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六年,十二月初四。
自從孫皓來到白帝城之後,一直忙於研發製造新型武器以及武器的實際運用。
這一日的上午,稍微有一點空閒之時,他忽然想起,前些天曾經派出了一些斥候。他們是去打探訊息的,主要是打探從白帝城到成都的行軍路線。
因為吳國想要佔據蜀漢,首先是從白帝城出發,向西進軍。如果能夠攻陷成都,並且成功佔據成都,那對於吳國佔領整個蜀漢,將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那麼,弄清楚從白帝城到成都的行軍路線,那就是重中之重,最關鍵的因素。
儘管蜀漢現在已經投降魏國,但是魏國的將士還沒有全面接管蜀地。因此,蜀漢境內許多地方,實際上處於沒有中央管轄的狀態。
對於吳國來說,這可是大好時機。
先前孫皓、施績以及陸抗他們,多次在奏章裡面提到此事。
孫休看完奏章之後,也在朝會上與文武大臣們討論過。當然,許多大臣同意趁機攻打蜀漢。
只是從白帝城到成都,路途比較遙遠。
這一路上都有蜀軍佈防,雖然羅憲對蜀軍的佈防,可以說是很清楚。但因為現在的蜀軍,大多數已經按照蜀漢皇帝劉禪的旨意,投降了魏國。因此,向西進軍,可能會遭受魏軍與已降魏的蜀軍聯合攻擊。
不過,由於蜀漢多年以來,對魏國發動戰爭,消耗了國內大量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蜀漢民眾早已對這種勞民傷財、窮兵黷武的舉動,表示出了極大的不滿,甚至怨聲載道。
那麼,這樣的情況,就會形成兩種結果。
其一,是很多蜀地軍民,尤其是益州本地人,紛紛向魏國投降。
其二,仍然有很多蜀地軍民,不願意向魏國投降。
第二種結果,對吳國無疑是極為有利的。若吳軍能讓羅憲等蜀將開道,又遇到不願意向魏國投降的蜀地軍民,向西進發的人數就能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
但首先,需要說服蜀將羅憲。
而且,因為派出的斥候尚未歸來,說服羅憲就更有必要了。畢竟事不宜遲。
孫皓迅速地做出了決定,立即前往白帝城外的蜀軍營地,與羅憲商談。
不久之後,白帝城外的蜀軍營地。
孫皓與羅憲相對而坐,神情都很嚴肅。
孫皓率先說道:“羅將軍,上次我大吳與你大漢已結為聯盟,現在是時候商議前往成都之事了。”
羅憲聽到此話之後,平靜地說道:“烏程侯可有良策?”
孫皓略微搖頭,說道:“我大吳派遣出去的斥候,到現在還未歸來。因此,無法得知蜀地準確情況。”
“恕我直言,我今日來此,就是想問羅將軍,從白帝城到成都,應該怎麼走?”
羅憲心中一驚,迅速地想道:“他忽然來問我這個,是不是說明,吳國要派遣大軍進入蜀地了?”
“若我告訴他,算不算將機密情報洩露給他國?”
於是,他頓時思緒萬千,極為猶豫。
孫皓見此,笑了笑,說道:“羅將軍不必擔心,我大吳已與大漢簽訂盟約,待到助大漢克覆成都之後,大吳軍隊自然會撤退。”
“我問羅將軍路線,僅僅是因不知如走何路進軍。”
他的話雖是這麼說,但羅憲卻很清楚吳國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