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不禁勾了勾嘴角,輕笑一聲。
不久後,他乘坐馬車,前往距離最近的碼頭。在那裡,他將要乘快船,在大江中逆流而上,前往白帝城。
“睥睨四方,少年何懼險路長!切莫回首,身後無非是故鄉!但望前路浩茫,本當任我拼闖!”
孫皓心情慷慨激昂,望著天空中的太陽與遠處的重重山嶺,如此想道。
不久後,西陵江邊。
孫皓與自己手下的僕從侍衛,匆匆登上快船,踏上前往白帝的西行之路。
此地名為南津關,而從此地到白帝城,這一段路程,就是著名的長江三峽。
後世有詩云:“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
雖然孫皓以前遊覽過長江三峽,但是見到一千多年前的三峽,仍然感到非常的震撼。這個時期的三峽,遠比後世的三峽雄偉壯觀,險峻異常。
而且孫皓等人現在是要逆流而上,比順流而下艱險許多倍。
孫皓登船出發的地方,就是西陵峽,素以“峽中有峽,灘中有灘,灘多水急”著稱。
果然,眼前所見只有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兩岸山連著山,沒有一點兒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和層層的峭壁,猶如千鈞壓頂。
快艇小心往前行駛,很快就到了有長江三峽“險灘之冠”之稱的崆峪灘。但見得灘中礁石密佈,紛紛露出江面,狀如石林。孫皓吩咐船工小心駛過,幸好安然無恙。
船舶繼續往前行駛。
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這就是後世所知的兵書寶劍峽。
這裡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但來到三國這個時期之後,孫皓感覺那應該是謠傳。
一行人穿過西陵峽,來到了一處渡口。
“侯爺,前面就要進入巫峽了。只是山中天色早早見晚,不便行船。還是早些下船,尋一個安歇之處。明日早再出發不遲。”
聽到此話,孫皓馬上同意。他知道三峽絕對不適宜夜晚行船。
孫皓隨即下船,上岸。
入夜時分,路上行人不多,店鋪已然關閉。
孫皓一行人來到驛館,早早歇息,只待明日天一亮,就早早出發。
夜幕逐漸覆蓋了整片大地。
建業,左將軍府。
剛剛入夜,房間裡燭火搖曳。
張嬋月坐在床邊,想著白天的事情,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這一天的上午,她去了馮府,見到了姐姐張嬋娟。聽說姐姐已經寫信並且託人送去了西陵,張嬋月極為興奮。
張嬋娟雖然不同意妹妹的做法,但因為妹妹自幼喪母,故而對她十分憐惜疼愛。
看著妹妹整日鬱鬱寡歡,她只得替妹妹寫了一封信去投石問路。可是信中卻不能將話說得太明顯,因為那樣便顯得自己失了大家風範,恐惹人輕賤。
因而信上言辭甚是委婉曲折,慎之又慎。
今天見到妹妹又來找自己,張嬋娟不禁認真教育了她一番。只因妹妹太任性,怕她又一個不慎,弄出什麼事來,惹人輕賤。
雖然這個時期的女子,遠比後世自由得多,可左將軍府上畢竟是國之重臣、名門大家,總得像個名門閨秀的樣子。
張嬋月甚是不服氣,但並沒有出言頂撞。她知道姐姐這麼做,都是為自己好。
她心中除了歡喜,還有遺憾。因為使者還未返回建業,自己暫時無法知道,皓哥哥是否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這一夜,她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次日。
孫皓早早起床,來到江邊渡口。
有詩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