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鄧艾,此前得幸陛下恩典,從一個小小的典農都尉拜為典農中郎將。
鄧艾雖然出身南陽鄧氏大族,但幼年喪父,家道中落,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大軍攻破南陽新野,劉皇叔體恤百姓,準備攜民南逃。
如果劉皇叔成功的話,也許還能收穫一枚名將鄧艾,因為那時候的鄧艾和她母親就在那群百姓之中。
但是很可惜,劉皇叔連自己的妻兒不管,選擇明哲保身的他,自己腳底抹油溜得賊快。連自己老婆妻子都顧不上的他怎麼可能顧得上鄧艾及其母親這一對孤兒寡母。
鄧艾母子能夠在亂軍之中保全性命也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
這支百姓未能南逃成功,被曹操遷往汝南之地做屯田民,鄧艾就在其中。原本的鄧艾還要再做一段時間屯田民,卻是碰上了直接徵辟他的曹叡。
這幾個月以來掌管關中平原屯田地區,負責組織農業生產、處理民政以及收租。
鄧艾喜歡軍事。每見高山大川,都要在那裡勘察地形,指劃軍營處所,遭別人譏笑也不介意。
雖然曹叡只是讓他負責屯田生產與理想中的征戰沙場有些區別,但也算是更進一步了。
他一個寒門出身的人,能夠得到陛下如此賞識,已是格外恩典。
不過最近聽說前段日子陛下還在洛陽舉辦了一場科舉考試,還將寒門士子與世家子弟特意分開來,足以見陛下對於寒門的重視。
想想以前世家子弟想要做官多麼容易,幾個世家互相吹捧一番,一坨狗屎也能誇出花來。
而他們這些寒門子弟想要出頭卻是多麼地困難,在曹叡徵辟之前,他已經做了快十年的典農都尉,大好的青春年華已是過去近半。
東漢末年以來,中原大地常年征戰不休,多地受到嚴重破壞。無數的小農更是直接破產,無奈之下要麼投身軍伍,要麼上山為賊寇。
一直到曹操搞出屯田制,屯田制分為軍屯與民屯兩種。民屯是在曹魏內部地區一些荒蕪或者無主的土地上進行耕種,以五十人為一屯,設典農都尉,官府提供農具和種子,最後的收穫六四分成,政府六,百姓四。
軍屯顧名思義就是一些負責守邊戍衛計程車兵一邊守衛邊疆一邊屯田。
屯田制一開始對於恢復社會穩定以及生產提供很大的助益,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弊端也就冒了出來。
屯田制因為不允許屯民擅自離開,極大限制了他們的自由,而且一些官吏開始變本加厲地侵吞錢糧。
原本定下的六四分成逐漸向著八二分成所演變,但是曹魏中央收上來的錢糧卻甚至不如以往,中間有很大一部分被貪墨。
而且隨著三足鼎立, 地方開始趨於穩定,一些世家大族按捺不住了,出來侵佔屯田土地。
這些都是屯田制度的弊端,曹叡對此也早有整治的想法,他準備等到京察結束之後再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啟動外察。
……
鄧艾此次前往洛陽正是因為曹叡傳喚,雖然不知陛下要做什麼,但仍然日夜兼程趕來。
不為什麼,就因為陛下的知遇之恩,他不知道曹叡是從誰那裡聽說過自己的名字,但是他知道是曹叡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