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置,在必要的時候或許誰都會給他。
可誰也不會給一個什麼都還沒貢獻的人。
孫權給陸遜的前提是夷陵之戰他證明了自己。
劉備給關羽是他那麼多年充當自己的左膀右臂。
曹操給夏侯惇是因為夏侯惇數次挽救曹操的命運,為他拋頭顱灑熱...他還姓夏侯!
那如果都沒有這些,你讓誰給他這種待遇。
不過說到了韓信的忠心,也不得不說一句,項羽策反韓信的故事。
很多營銷號也都說了,當初韓信有機會三分天下,項羽四次派遣使者去說服韓信,讓他不要再幫助劉邦了。
然後和他們一起三分天下....
嗯...這影響好現在說話都不講究一個邏輯了麼?
他們剛剛說了韓信募兵的故事,然後就說這個,他們是怎麼想的?
當然了,我們作為一個吃瓜群眾也曾經想過韓信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韓信在北,劉邦在西,項羽在南,最後韓信打贏了項羽和劉邦之後一統天下,爽!
但是吧,這個東西壓根就不現實啊。
知道這個故事的,想來也是知道韓信募兵的故事的。
劉邦一句話把韓信的兵都要走了,逼得韓信沒辦法了短時間有招募了一支大軍。
這個故事大家也是聽過的,那麼劉邦都有這個本事,他韓信上哪兒有資格去三分天下?
好,就算咱們再退一步說這個事兒,他韓信真有這個本事,真有這個威望。
那麼項羽拉攏韓信這個事兒,他也和忠心不忠心沒有一丁點的關係。
首先說一下,項羽沒有派出去四次使者策反韓信,只有一次,這個很重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謀士吧,是個真坑啊!
項羽本來就很坑了,他就不是一個會拉攏人的傢伙。
大家想一想當初的鴻門宴,你就能夠看出來項羽的情商有多麼扯淡了。
當初鴻門宴之前,是劉邦的手下曹無傷暗中投誠項羽,然後給劉邦賣了。
結果呢?
劉邦沒死,反倒是項羽隨口就給曹無傷賣了個球球了。
就這麼一個情商,你讓他拉攏人....你是不是有點不現實?
再說項羽派過去的那個說客,哎呀....那是個什麼東西?
看看他說的那些話啊。
第一,韓信啊,你原來也是我們楚軍出身,和我們大王項羽也是有交情的。
就這句話,我們換一個口吻,“呔!韓信,你個兩姓家奴!”
這咋地,非要讓他當個三姓家奴,挑戰一下呂布?
第二,你韓信叛漢,然後咱們就平分天下!
然後呢?憑證呢?純禿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