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呂蒙是一個動輒殺人的狠角色,為了一時之怒可以讓嘲諷自己的人血染當場。
為了自己的活命,他也可以想盡辦法,冒險行事。
你不得不說他的腦子很好,但是同樣,我們也不用去評價他的這種行為到底是對還是錯。
很多人都說,我們需要血性,需要那個像少年呂蒙一樣的血氣。
可為什麼當初那個少年呂蒙被帶出了戰場,消失了好多年呢。
我們需要有血勇之氣,但是在血勇的前提之下,我們也不能故步自封的走下去。
在呂蒙再次出現在我們眼中的時候,他已經不是那個一怒之下憤而殺人的呂蒙了。
為了保住手中的兵權和自己的未來,他賒賬高表面文章,從而獲得了孫權的寵愛。
但是面對兵權擴張的這種誘惑,曾經那個衝動的小呂蒙為了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將軍們心情而放棄了這麼一個大好處。
理由是,奪人的兵馬,不義!
並且用這種理由勸說孫權大家都不要搞了,沒必要,得不償失....
如果說,這個時候的呂蒙還沒有那麼明顯,那麼他和甘寧之間的故事就是改變的很明顯了。
甘寧這個人就是標準的虎,他對誰都是一副傲氣凌人的樣子,他當然有資格這麼傲氣凌人,也自然有理由這麼傲氣凌人。
因為他有能力。
所以他傲氣凌人的物件自然也少不了那個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呂蒙了。
而且甘寧還跟著呂蒙混過。
就這麼一個混不吝的傢伙,不聽將令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至於嘲諷那也是不會藏著掖著。
所以孫權想要弄死他的這種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作為和甘寧不對付的呂蒙卻一次又一次的救他水火之中。
這些東西讓他在江東的那些將軍們心中威望越來越高,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團結下屬的楷模了。
尤其是在那個是神是鬼都在秀的時代,他更是楷模中的楷模。
如果樹魯肅的這個老好人說的是天下,而呂蒙的這個老好人那就是江東。
但是他要的不僅僅是威望,要的是功成名就。
所以他的算計不能只用在這內部的人心上面,更多的是....戰場!
南郡之戰,他為了士氣軍心勸說周瑜率兵去救甘寧。
攻打鄱陽賊,他親自改變了自己親冒矢石的勇將風範,親自擊鼓,讓士氣振奮,軍心激盪。
打廬陵賊和黃祖的部將,他再次改變自己的做法,親自出擊生擒賊將,讓三君振奮。
打廬江薊春他將這算計正式用在了戰場之上,用攻心計去攻打城池。
但是被薊春給錘了。
不過沒關係,他找到了自己日後的道路。
湘水劃界之前,他再次出手,用最快的速度把零陵老大郝普給忽悠了出來,讓他投降。
並且在湘水劃界的時候,他給自家的主帥孫權好好上了一課。
“你要是用我,你就把權利給我,別像當年周瑜程普時期一樣,搞個左右都督互相牽制。
當初周瑜不怵這個是因為他能夠折服程普,我可沒這個本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程普。
這樣會壞了大事的。”
孫權的確是被呂蒙勸說成功了,他也明白了呂蒙到底說的是什麼人。
直接將送到了軍中的那些宗室給拎了出來。
這一點不得不說,呂蒙還是很厲害的,看出來了孫堅很厲害,孫策很厲害,孫權很厲害,孫登孫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