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有一部分修建河堤的款項,實際上都是鄭芝龍給捐獻的。
本來是要送給朝廷,作為反攻建奴的軍費,只是那個時候,大明已經很富有了,朝廷國庫缺少的不是金銀,而是糧食。
若不是從海上,運輸了足夠用的糧食,到了大明崇禎都差點沒有辦法來拆東牆補西牆。
好在那一段最艱苦的歲月,過去之後,大明就再也不愁沒有糧食可用。
“我記得你家有個小子,叫做鄭成功,今年十歲了吧?要不想辦法送去京師進學去。”
黃得功忽然出了一個主意。
而這個主意,讓鄭芝龍一怔,他的兒子原本是第二個妻子,田川氏所生,也一直都是在跟隨母親住在平戶。
也就在他鄭芝龍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後,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晉江縣安平鎮,現安海鎮)居住讀書,平時深居淺出。
並不被外人知道。
黃得功將軍這話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想要用自己的兒子,和扶桑那一方面,進行交流?
“你兒子是入了皇上的法眼,據我所知,只要被皇上看中的人,都是會有一番大作為的。”
黃得功之所以這麼說,還是因為在南京的時候,和崇禎接觸了一陣子。
要不然,這種訊息,即便是別人知道了,沒有什麼作用,可也不會輕易的讓旁人得知。
“這···可是真的?”
鄭芝龍大吃一驚。
自己的兒子可才十歲,難道皇上離著那麼遠,就能夠感受到自己兒子的才學?
可也不應該啊。
在他們鄭家,他兒子的學問並是不是很好。
為他還愁壞了,想要請一位大儒,來給自己的兒子補習功課的,只是後來,大明的變化太快。
他還沒有來得及請人。
大明的科舉就出現了巨大的變數,不得已之下,只有請自己的賬房先生,來教自己兒子怎麼做數算。
目前看來。
按照大明的一些教材,自己的兒子,已經能夠拿下五年級的數算課本了。
“愛信不信。”
這會黃得功也傲嬌上了。
一撇嘴,盯著自己的魚漂不在說話。
鄭芝龍砸吧砸吧嘴。
覺得這件事,很有趣做的價值。
就是不知道,他的幾個弟弟,現在怎麼樣了。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