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多了一種選擇,現在做任何事,都是要專業的,就連老百姓都知道,專業的人,肯定要比不專業的人強很多的。”
高弘圖沒有敢說,今天這一次時間出來,皇上會不會動用官府的力量來封殺儒學。
要知道,當年他們儒家的前輩,可是把這一手玩的溜得很。
儒學都是動嘴皮子。
其他的學派可是要動手的,事情嗎,總是做的多,錯的多,於是動嘴皮子的人,就永遠也不會錯。
而正是永遠也不會錯。
才會給旁人一個錯覺,儒生是能夠做事的。
實際上,大多是時候,都是在壞事還差不多。
反正壞事了,一定是動手的百家人做的,畢竟他們只是在動嘴,可不會具體的去做事。
就像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例子。
本來打仗是屢戰屢敗的,可為了推脫自己的無能,改成屢敗屢戰,居然會被得到一種讚揚。
敗了就是敗了。
損失了兵力,還損失了財物,這些可都是國家的國力啊。
居然能夠被屢敗屢戰這樣的狗屁不通說法,給感動的說是此人意志堅韌,就算是遭受挫折失敗,仍然努力不懈。
難道這樣就可以擺脫自己的無能?
反而討到一個好的名聲?
要是世間的人,都這麼做的話,那誰還去做事?
耍嘴皮子不好嗎?
“皇上看不起儒生,是有道理的啊。”
兩人小聲的交流了一下,李長庚無語半響說道。
“你是不知道,我中午的時候,剛剛進門聽到皇上在說什麼。”
“說什麼?”
“君子六藝,你我還掌握了多少?”
“《易》、《書》、《詩》、《禮》、《樂》、《春秋》六藝我都掌握了。”
“呵呵。”
“你別看不起人。”
“我說的六藝是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隨著高弘圖嗤笑的說著他聽到皇上說起的六藝。
李長庚立刻就閉嘴了。
從唐朝之後,那一個君子還有這樣的六藝?
李太白都能夠扛著劍,一路走南闖北的,後來的儒生們可以嗎?
剛剛李長庚說出來的六藝,實際上不過是六書而已。
在六藝中只佔據了其中一項。
讓他們去算賬,都會有時候搞錯了資料,更不要說去射箭了。
雖然現在都是火槍。
“看看,就連你我都做不到,更不要說旁人了,是咱們學藝不精,不怪皇上看不上啊。”
高弘圖心裡更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