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官則是奔著消耗少,補給速度快的目標去的,就算是偶爾多付出一點錢財,也必須保證後勤的暢通無阻。
軍隊也是一樣。
捨得花錢,當然這不是在浪費。
熱烈的氣氛,很快就感染了高弘圖和黃得功,兩人也試探著加入討論,漸漸地發現這裡不是沒有派系之間的爭鬥。
可一旦涉及到戰爭方面。
都會放棄自己的偏見,一門心思的把戰爭進行到底。
只有勝利,才會讓他們坐下,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功勞繼續爭起來。
一種很奇異的感受,讓高弘圖意識到,為何自己的老友袁可立。
不時都是感嘆,自己早生的幾十年,已經沒有機會上這艘可以讓大明盛世出現的大船了。
或許這個盛世,以後也會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盛世。
另一邊的黃得功,心中沒有多少花花腸子。
他感受最明顯的就是,作為將軍,不用為了後勤和糧餉的問題,和朝堂上的文臣們掙得頭破血流。
他的任務就是打仗。
只要能夠一直勝利下去,那麼他就能夠一直高升。
完全不需要文臣逼逼叨叨的說一些,窮兵贖武的怪話。
沒見到,遼東的那些人打仗,已經是賺的富得流油了嗎?
士兵們發財了,大明的朝廷也會跟著發財,就是跟在後面的商人,老百姓,只要勤快,膽子大,都會撈到巨大的好處。
戰爭在從前都是花錢的大事。
可現在居然成了賺錢的大事,也不知道,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變故,用皇上的話說,這算是扭虧為贏了。
打仗會越來越窮的怪圈,似乎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打破了。
怎麼破的,還沒有多少人想的明白。
或許以後會有聰明人,總結經驗,然後編撰出來一本《戰爭與財富》的書籍,從而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
很快,在天黑之前,孫傳庭就帶著自己的親兵,匆忙的來到了這個官府大堂,幾人一直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才討論出了結果。
那時崇禎已經睡了一覺。
只是心中還在記掛著如何給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一個狠狠的教訓,往日賴床的習慣,今日也就沒了。
“皇上,請過目,這就是我們推演的結果。”
孫傳庭來的時候,也帶來了自己的參謀,人多在這種時候,真的是好辦事。
在崇禎的點頭之下,很快就把整個行軍的過程,給推演的一番。
看過之後,見沒有什麼問題,崇禎就簽署了軍令。
一封送往軍部留檔,一封就分了三分附件,落在了三位將軍的手中作為儲存。
至於行軍路線,如何作戰,不過是一種大概的規劃,到了目的地,還得因地制宜。
陸軍先行。
此刻劉世勳的水軍,還沒有回到秦淮河上。
時間不久,後勤方面的補給方案,也都做了出來。
崇禎瞧著自己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徹夜不眠的盯著了,心中就是一陣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