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紛紛揚揚的雪,小了一些。
在多多數人都躲在家中烤火,吹牛,或者看書的時候。
商隊卻帶著物資,離開了京師,向著遼東的關外行去,募兵部的晁剛,原以為要花費一點口舌,才能夠說動皇后簽署這一份檔案的。
誰知在見面之後,三言兩語就敲定的整個過程和細節。
外間流傳的都說,皇后只是一個懂得帶孩子的女人,經過了這件事,可以肯定的說,皇后的決斷,和承擔風險的能力,也不輸於人家帶孩子。
一場宴會。
所有的家眷,都有著各自收穫。
夫人之間的交流,互通有無,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啟程了。
壬申年(猴年),也就是1632年,崇禎五年。
在大明區域性地方有雪,而南京城風和日麗的時候,乘坐著畫舫遊船,來到了南京城的應天府衙門。
沒有浩大的盛世,只是在城牆的四周城門上,貼了一個皇上駕到的告示。
然後就沒了。
對於城中百姓們來說,皇上的到來,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而此地的訊息閉塞的,當地的百姓們,也都是道聽途說一些,關於外面似懂非懂的訊息。
當然,這些訊息,被曾經的魏國公徐文爵他們,以及前面的馬士英他們,控制的很好,只要是說皇上不好的地方,肯定會誇大其詞。
至於正面的形象,一點都沒有。
也只有皇上不咋地了,他們這些大臣們才會覺得自己很能幹,底下百姓們的怨言,也才不會發洩道大臣們的身上。
然而,謊言的力量很強大,若是崇禎的手上沒有一支能打的軍隊。
可能南京城的百姓們,就是到死,也沒有活明白過。
應天府府衙。
崇禎那也沒去,到了南京,就住進了府衙裡面。
“你的心急了,他們不願意投資產業,就不需要去理會,送錢的買賣都不做,這些人的心可是狗貪婪的。”
崇禎看了一遍李定國的整個大概計劃。
如今的大明,官府要想做事的時候,就必須先列出計劃來,可以把許多掉智商的做法,統統幹掉。
稽核,加上留存檔案。
那都是要負責任的。
可不能像原來的那樣,一拍屁股走人,那管後面誰去給他收拾爛攤子。
“是不是因為我要來,所以急著弄出一點成績?完全沒必要,咱們寧願穩妥一些,都不能夠跨越的太大。”
崇禎看向坐在李長庚身邊的李定國:“畢竟步子大了,會扯著淡的。”
對於皇上說著這種有辱斯文的話,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習以為常。
雖然粗俗不堪。
可也有著道理在裡面。
“隋朝時期,若不是隋煬帝楊廣,做事的時候太過急切,也是可以造就一個盛世的,前車之鑑,不得不防啊。”
聽到皇上再次提到隋煬帝楊廣。
在場的人,都心中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