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毛筆的放置位置,都是他在御書房的時候,最習慣的位置。
崇禎瞧著這一切。
陌生中,又有些熟悉。
給他安排住處的人,應該是把他給琢磨透了。
隨即搖了搖頭,若是把這麼細膩的心思,用在治理民生上面,或許此人還真的能夠名垂青史也不一定。
“把孫傳庭給我叫來。”
在下碼頭的時候,一頓批評之後,原以為會改正,結果還是原來的那個樣子。
是孫傳庭認為,只有這麼做,才能讓朕給他一個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機會?
還是覺得朕稀罕他這麼做?
“是,皇上。”
衛江心裡不由得為孫傳庭捏了一把汗。
一個這麼大的人了,又不是不瞭解皇上,還要在這上面作死。
這和當年最為皇上護衛的魏晨,有什麼兩樣?
御書房的擺設,都被人給複製的一模一樣,這些人想要幹什麼?
衛江作為侍衛,心底都開始發毛了。
一雙手不自覺的按在了挎著手槍的位置,只要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立刻開槍救駕。
另一邊。
李長庚和高弘圖,住在了一起。
兩人正在查閱的是整個袞州的所有執政方案,若不身邊沒有人的數算厲害,他們怕是都得把廣州的賬本都拿出來查一遍。
“妙啊。”
高弘圖看著治政方案上面的每一條,都是環環相扣。
經濟和交通,以及周圍的治安,都在同步的發展,那一項都沒有拉下。
他在南京為官的時候,可真的不敢這麼想。
任何一項政令下去,都得在朝堂上扯皮一兩個月才成,而且是那種誰都可以發言的扯皮。
不是自己管的,也想要插上一手。
不這麼做話,似乎就不能夠體現出官的威嚴和權利。
“妙什麼?沒一點新意,都是京師一開始治理雍州和冀州的辦法,都不知道改一下,萬一不適合當地的民生怎麼辦?”
李長庚一目十行的看了好幾頁。
都是大同小異。
沒有出彩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違規的操作。
只有不斷的在原來的基礎上完善。
“李首輔,這話說的苛刻了,不管是用那種方法,只要有用,能夠更好的治理民生問題,那都是好辦法,”
古人還有蕭規曹隨的。
不也一樣讓大漢屹立不倒幾百年。
高弘圖可不管是不是老辦法新用,只要沒有發現更好的治政辦法,那麼這一種套路,就是最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