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強敵,別看現在已經打退了皇太極,認真來說,人家的主力還真的沒有損失多少,反而是拉長了大明的戰線。
打下了遼東鎮,以劉興祚和劉文秀的兵力,只能勉強防守,最多就是用火槍騎兵進行遊擊戰。
李過那邊攻打瀋陽,也是如此。
只有劉體仁的戰役打的,讓崇禎是一陣無語。
儘管已經看過了不止一次,然而每一次崇禎都是拿來當做來讀的,其中的主角,就是劉體仁本人。
“原來報紙上說的都是真的?”
已經洗漱完畢的張嫣,湊了上來,看著崇禎手中的奏章,上面只是寥寥幾字,可後面還有軍法官洋洋灑灑的幾萬字。
末了還配上了圖畫。
很是形象的說明的當時的情況,都是真的。
不是他們在騙人,而是那些建奴們真的會玩。
“自然是真的,不過,正因為是真的,我反而不知道該如何賞賜他們。”
崇禎一手拿著奏章,一手拿著毛筆。
沒法下批示啊。
想必,現在文淵閣當中的那些朝臣們,也在苦惱這樣的戰績吧。
“水淹雙堡,打仗還能這麼打,也算是古往今來,第一次了。”
崇禎斜眼看了看張嫣的胸膛。
“水淹雙堡啥的,離著京師太遠,我覺得手抓雙堡,應該近在眼前。”
說著崇禎很是熟練的胡來了起來。
汗滴禾下土是沒有的。
可沾溼奏章,也算是做皇帝的操勞國事,辛苦了。
**
文淵閣中的李長庚。
把手中的公文看了不下幾十次。
每一次看過之後,都會心生感慨,能把敵人打成這幅鬼模樣,真不知道那些建奴們是吃了大明軍隊的對少苦。
他只想說。
‘幹得好樣的’。
深恨自己已經老了,不然非得脫下官服,換上軍裝,好好的上戰場一次。
以文治武,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的國策。
現在新皇崇禎已經變了這種潛規則,讓武人自己治理自己,在很多場合,文臣們還是不服氣的。
總覺得這樣下去,大明就要毀了。
還為此上了不少的密摺,卻都皇上壓了下來。
時間不長,武人的戰鬥力,就讓所有的文臣閉嘴了。
他們文臣辦不到的事情,武將卻全都辦到了,而且比文臣們辦的還要漂亮。
不得不說麼這是一種無聲的諷刺。
這也是不少的將官,寧願一直待在軍隊之中,不願意去轉業地方上的原因之一。
“大明不是皇上昏庸,不是文臣爛了,不是世家大族爛了,也不是商人們爛了,而是當時的所有士大夫,儒生們從根子上爛完了。”
一種明悟,讓李長庚深切的意識到。
當年若不是朝堂換了兩波大臣。
若不是皇上編練新軍,直接清理了能夠控制住的各個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