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才是收穫最大的地方。
只是希望,建奴們不要跑的太快。
太子河古稱衍水,漢稱大梁河,遼稱東梁河,金時稱無魯呼必喇沙,滿語意為蘆葦河,明稱太子河。
地名來源於戰國時燕國太子丹。渾河支流,其上游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賓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東。
現在趙景麟帶著船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行駛在太子河上面。
過了三義關,做了最快的補給。
然後帶著金冠留給他的五艘護衛戰船,就一頭紮了進來。
本來是做好的戰鬥的準備的。
可都快要看到東勝堡了,還沒有發現敵人。
“河道太多的彎曲,容易潛伏敵人的戰船,傳令下去,都打起精神,寧願苦一點累一點,我也不想諸位落水之後被餵魚。”
上了戰場,臉龐稚嫩的趙景麟,就展現出了另外一種風采,指揮若定,彷彿此人天生就是為了水戰而生的。
當然這也是金冠看中他的其中一個原因。
熟悉趙景麟的人,明白此刻就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別看人家年輕,實力確實一點都不差。
“是,趙尉長。”
金冠臨時給他的暫代尉長的權利,就是為了讓他能夠服眾。
很快旗語兵,就把趙景麟的意思傳達了出去。
趙景麟此時也是一刻都不敢放鬆,第一次作戰,就是一個人領著一群船隊,對他的壓力也是不小。
“前面快到東勝堡的海灣處,來一輪火炮打擊。”
透過望遠鏡,趙景麟並沒有發現敵人的行蹤,可在太子河上,能夠躲藏的地方,也就那麼多。
若是沒有火炮的時候。
只能派遣勇士前去檢視,可現在就有了另外的一種手段。
無外乎多耗費一點炮彈。
相比起犧牲的水軍,要划算的多。
命令之下,五艘護衛戰船,立刻就瞄準了目標。
不是一個點,而是那一片地方。
用火炮來探路,可以說在大明的戰鬥中,趙景麟是第一個,當然此次事件之後,所有的戰鬥細節,都需要被記錄起來。
提供給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和研究的。
之後估計就會成為一種常規手段來使用了。
畢竟,這種辦法,不可能只有趙景麟一人會用。
連續五聲炮響,看不到的河灣處,不大一會就漂下來了一些碎木塊。
“有屍體,看樣子敵人就躲在河灣的地方,繼續給我打,三輪火炮打完才算結束。”
趙景麟還沒有瘋狂到,來一次炮火洗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