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感慨不過是想要引起別人的同情,往後看在他的面子上,也還給自己的族人一點臉面。
如今孫家可沒有一人在朝中做官。
工廠開辦的不少,錢財賺的也很多。
可不知為何,心中卻越來越不踏實。
“這次攻打南越,理由就是南越的野豬跑過來吃了大明的幾口草,這件事就這麼胡鬧似的刊登在報刊上,難道就沒有一點問題?”
孫承宗換了一個話題。
聊得就是最近傳的沸沸揚揚分的野豬越界事件。
而張國維來此,就是為了修路搭橋,解決遠征軍後顧之憂的。
“有什麼問題?我覺得沒什麼啊。”
張國維一怔。
放下了手中的圖紙,仔細的想了想,隨口回答道。
大明現在強大了,想打誰就打誰,這有什麼好糾結的,現在好歹還找了一個藉口。
他估計以後,怕是連藉口都不會有了。
當然,前提就是這一次的遠征,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自古有不伐仁義之師,現在這樣真的好嗎?”
張國維吃驚的看著孫承宗。
就是想要看看,這人的腦子裡到底是裝的什麼。
在遼東那麼多年,又看著大明打了這麼多年仗,居然還有這樣的想法。
忽然,他彷彿行到了什麼。
不是孫承宗想不明白,而是這一場戰事,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沒利益的事情,自然是站在道德的最頂端,胡說八道最省力。
“這一點,你可以去問問那些建奴們,問問他們為什麼當年吃著大明的皇糧,最後還要走上和大明爭天下的路子,是飯吃的太飽了,還是這些仁義的只想讓人做奴才。”
張國維起身,回答了一句,立刻就走。
他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
這麼多年,哪怕是看,也總該扭轉一些不該有的想法了。
可有的人,就是想要裝糊塗。
能夠保住自己一家人的安危都已經要燒高香了,還想要點別的,真以為現在的滿朝文武都是以前的酒囊飯袋。
好騙不成?
就是他這樣的憨憨,現在都腦子靈光了。
沒聽外面的百姓們,都議論的是,自己該向遼東移民,還是去南越住幾年。
儘管現在,大明的人口翻番的往上漲,可撒出去之後,中原的許多土地也都閒置了下來。
人口的增長,到底不是養雞養鴨那麼的快。
就是朝廷給出的政策再優惠,最少也要十五年時間啊。
現在是崇禎十六年。
培養出來的官吏,也是多不勝數,參軍的少年郎,也都帶著家人的殷切期盼。
就這,根本原因,都是大明擴張帶來的紅利。
出門走了幾步,就看到了迎面而來的陸鴻軒,對於這個小年輕,張國維還是很喜歡的。
話不多,做事卻很踏實認真。
若不是一開始因為湖廣受災,臨危受命,派了過來穩固治安,怕是‘州號將軍’也有人家的一個。
“陸將軍匆忙而來是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