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過是被當做了話本罷了。
「父皇,你又要走?」
朱慈烺吃驚不小,原以為這一次崇禎回來,就是看著他不在走「錯」路子,原來真的只是回來看上一眼。
在他心中抱怨崇禎,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回來。
此刻聽到又要走了,心中又滿不是滋味。
彷彿對他這個兒子,崇禎的做法就是眼不見心不煩。
「是啊,又要走,回來看上一眼,老朋友們不多了。」
說實在的,若不是為了顧及朱慈烺的感受,他還是挺喜歡和王衝他們好好的聚一聚的。
都是曾經為了大明出過力氣的人。
現在多看一眼,往後餘生,也就多一點回憶。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的兩位皇后,真的經不起長途跋涉了,這個時代的交通,真的讓崇禎很是無語。
慢不說,還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
即便是他不斷的讓道院的人,攀升科技。
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可以研究出飛機的可能。
「可是,可是,父皇還沒有見過你的孫子吧?」
可是了好幾次,朱慈烺才艱難的說出口。
「小時候經常見,也就這一次回來,你把他藏得嚴嚴實實的,我還以為你不想我去看一眼呢?」
崇禎斜視了朱慈烺一眼。
自從他來到了長安之後,是真的沒有見過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們。
就彷彿,他這樣的一個老人,會帶來不詳。
朱慈烺一陣尷尬。
他可不敢說,只是因為給自己孩子們,教授的學問,和他小時候學的東西會大不一樣。
不再是數算,天文,地理。
而是儒家的四書五經。
這種本就被崇禎視之為,不可上到朝堂之上的東西。
現在自己的父皇說開了自己的那些小動作,自然也就不會怕崇禎會看到這些怒斥他不學無術。
將要讓大明走上曾經的窮途末路了。
「那,明天我就讓他們來給您請安?」
崇禎忽然不想和朱慈烺多說話了。
自己的兒子,挺聰明的,許多東西也都想的明白,就是還看不透,權利的傳承,怎樣才是最合適。
由此看來,自己的一番心血,似乎要白費了。
好在,在澳洲,還有另外一個基本盤。
其實崇禎也是想要看看,另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到底最後那一個才能夠真正的傳得更加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