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一開口,就被高桂英打斷。
「他就是這個樣子,怕捱打,就只能找藉口跑路。」
高桂英很熟悉自己兒子的那些套路。
「走吧,咱們今日去看看天鵝湖,國家大事,自有人去處理,和咱們無關。」
「這樣好嗎?」
崇禎不是很理解,這裡的治政方式。
怎麼看起來比他治理大明的時候,還要隨意。
沒有參謀們推演局勢,也沒有更多的訊息來源,只是簡單的一個猜測,就判斷出了後續的所有變化。
崇禎自認他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一葉落而知秋,要的不但是判斷力,還有一個人的天賦。
難道自己的這個兒子,當真天賦了得?
他看過不少皇子的封地。
也沒有見到那一個兒子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
或許,自己留在京師的朱慈烺能夠達到吧。
「有什麼不好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兒子才成。」
高桂英的臉上掛著驕傲。
她承認,崇禎其實對於如何教育孩子,是真的有辦法。
高巖以及柳如是的兒子楊闊海,教育的時候,其實大部分都用的是崇禎的辦法。
不過是在京師,仔細的觀察,然後總結,討論,完善出來的辦法。
現在經過了一次次的檢驗,還是很合格的。
所以說,在許多時候。
一個好的母親,是真的可以讓孩子有出息的。
「好吧,相信自己的兒子,那咱們就去天鵝湖?」
崇禎無語。
在說到自己孩子的時候,每一個做母親的似乎都是這樣的驕傲。
「當然是去天鵝湖了,其他的地方可不是很安全,現在還是不要給別人添亂了。」
這話說的。
崇禎都無力反駁。
此刻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場荷蘭和英國的海戰結束之後,英國控制了英吉利海峽制海權,使依賴貿易生存的荷蘭經濟癱瘓。
而荷蘭透過厄爾巴島海戰、裡窩那之戰的勝利使英國在地中海的貿易完全陷入癱瘓狀態。
這就給了澳洲和楊國一個穩妥的發展環境。
促使著兩個地方的經濟,海上運輸,達到了一個飛速的增長,也讓這兩個國家穩定的發展環境,被許多西方國家的人看好。
這就有了定居的可能。
一種另類的問話大
融合,就從此開始了。
不得不說,高巖和楊闊海兩人,很能抓住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