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不是小看幾個年輕人,而是總覺得,這句話說出來之後,有點偏題了。
李長庚能夠提到律法立法,只是因為自己的位置,只能讓他這麼做。
而駱養效能夠說出刊登報刊,也是思索了許久,才在進門之前想到的解決方法。
“哦,說來聽聽。”
崇禎好奇的說道。
反正是一個小會,錯了也無傷大雅,只要還有不同的意見,那就說明大明能夠思考的人還有很多。
當然。
前提是說出來的東西,要靠譜才成。
“是,皇上。”公孫明整理了一下心中的答案,“這件事剛剛聽王局長說了,整體的經過看起來都是道德的問題,其實還是因為利益引起的錯誤決定。”
王承恩聽到有人稱他為局長,而不是太監的時候,心中就很高興,悄悄的看了公孫明一眼,心下決定這個人可交。
“而所有的錯誤都是圍繞著錢所發展的,要是當地沒有了慈幼局和養濟院會怎樣?人們是不是回到了原來的那種社會狀態?
當然,官辦機構,隨意的取消掉是不可取的,隨著大明的經濟好轉,能夠吃得飽肚子的人也多了,這就回進一步提升人口的數量,最後的發展也就是,每一個人的需求也在增加。”
公孫明為了編撰關於經濟方面的律法,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若不是對大明的經濟狀況,有所瞭解的話。
還真就說不出這一番話。
“據我瞭解,錢好賺了,物價也沒有上漲,可奇怪的就是,百姓們的花費卻更多了,其中各種生活用品,已經佔據了很大的一筆開支,那都是以前許多人都捨不得用的。”
又是一個很奇怪的經濟現象給拋了出來。
在沒有人說出來之前,可沒有想過,原來百姓們手中有錢了,也會讓自己的生活過的一團糟。
“在這裡,我不是說這些百姓們不會過日子,相反的來說,人家過的還很好,就是有一點很重要,重男輕女。”
大明如今的頑疾,崇禎已經不指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了。
就是他上輩子,那種發達的社會狀態,依然會有很大的一批人,有著這樣的想法,更不要說是此時的大明瞭。
除非能夠讓所有人意識到。
女孩子也是能夠“成家立業”的,不過這個暫時很難。
“現在慈幼局裡的嬰孩,應該都是女孩吧。”
公孫明看向了王承恩問道。
“都是女孩,不過男孩也有,很少就是了。”
王承恩點了點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頭,這一點他可不敢馬虎,每一個孩子都是需要登記在冊的。
“這就是了,這段時間,應該是自從皇上登基以來,最大的一場嬰孩出生的時間段,而且有著皇上對孕婦的更好的國策,讓生孩子的人就更多了,引起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是任何一個母親的奶水都足夠樣的起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每一個家庭的收入,能夠讓自己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其中的生活水平,還是公孫明從皇上的口中聽說的。
在說到這裡的時候,不自覺得看了皇上一眼,見皇上正在仔細的思索著這個很現實的問題。
“為了保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所以才有了更多的棄嬰?”
這句話看起來很殘酷,崇禎卻認為很合理。
“他們難道就沒有想過,要是活下來的男孩多了,女孩少了,自己的孩子將來娶媳婦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誰也沒有想過,皇上居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也沒有人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過這樣的問題。